□侯 薇
陕西省西安市创新港中学项目位于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是一所国际先进、省内一流的公办院校。该项目由初中部、高中部等12个单位工程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近4000名学生,总投资约9.5亿元,由陕西建工集团沣西建设有限公司(下称陕建沣西建设公司)总承包施工。
作为2019年陕西省文明工地现场观摩会为数不多的观摩现场之一,创新港中学项目主打“天然”牌,通过打造高品质的海绵式生态工地,营造出了返璞归真、自然和谐的现代化文明工地风貌,受到了观摩会与会人员的强烈追捧。
打造海绵式生态工地
让环境“自由呼吸”
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是西北地区唯一一个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城市。作为沣西新城建设的重要一份子——陕建沣西建设公司西安创新港中学项目部在施工管理中积极贯彻“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用实际行动为新城的试点建设加油助力。
步入该项目工地,有关“海绵城市”的布置随处可见,从施工现场道路两侧的植草沟、雨水花园到溢水井和下沉式绿地,从下雨时用来吸收、净化、存储雨水的绿地系统到暗埋于地下的排水盲管、雨水沉淀池,“海绵城市”在这里遍地开花。这些都最大限度地节约城市水资源的浪费,保障生态环境的“自由呼吸”。
创新安全教育模式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项目创新安全教育模式,建立了信息化安全教育基地,并制定了标准化管理流程,通过健康体检、三级安全教育、BIM+VR安全体验及实名信息录入等流程,使安全教育工作标准化、信息化。
为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项目部投入大量资金采购了集喊话、定位等功能于一身的智能安全帽,通过它的使用实现了安全质量巡检管理的准确、快速、便捷。同时项目将智慧眼监控系统和智能化安全帽相结合,实时抓拍未佩戴安全帽等违规行为,为规范施工行为、提高员工安全作业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外,项目广泛应用各种标准化、工具化、定型化设备,真正做到了安全标准化的“落地生根”。
无吊顶不抹灰
追求工程实体完美“素颜”
“不吊顶、不抹灰、不铺地砖,化繁为简、返璞归真是我们这个项目建设的一大特点”,项目经理苏鹏介绍说。
众所周知,对于建筑本身来说,吊顶就犹如做发型、抹灰就犹如打粉底,而铺地砖就犹如穿皮鞋。这些对于工程整体的内部观感至关重要。然而,在这个项目上,陕建沣西建设公司项目部却摈弃了这些做法。这就犹如在崇尚美颜的时代突然关掉了“滤镜”,没有近乎完美的“素颜”是万万行不通的。
为了建设纯“素颜”完美工程,项目部从施工细节入手,通过“策划先行、样板引路、过程控制、一次成优”,打造经得起社会检验的过程精品。在二次结构砌体方面,项目采用免抹灰砂加气砌块开展施工,通过BIM技术的合理排砖、精准提量,最终达到了清水砌体的质量标准。工程地面采用耐磨地面,防滑、环保、易清理。另外,在安装方面,项目采用先配管后砌墙技术,有效提升了墙体表面装饰质量。
这些细节之处的精雕细琢,让创新港中学项目即使关掉了“滤镜”,也同样散发着“天生丽质”的神采。
借助互联网+
为工地装上智慧“大脑”
项目广泛应用BIM技术及鲁班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实现项目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另外通过三维建模,动态合理规划现场平面布置。采用三维可视化交底,鲁班BIM一键排砖大幅提升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与此同时,项目建立了智慧工地平台系统,通过它实现了劳务实名制管理等,确保了项目管控的智能化、高效化。
绿色施工大行其道
文明之花绽放沣西
在具体施工中,项目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管理理念不动摇,通过文明施工、绿色建造打造近乎“零噪音”“零污染”的集约型环保工地。
再生路面是采用原拆迁的建筑垃圾进行破碎、筛选,去除杂质后,形成一定粒径要求的建材原料铺筑成的道路。在这个项目的施工中,陕建沣西建设公司项目部对场内的临时施工道路,创新融入了再生路面理念进行布置,满足了场内水平运输需求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建筑垃圾的排放,杜绝了环境污染。
工地现场设置封闭式预拌沙浆棚,起到了防尘降噪、保护环境的作用。除此之外,项目特设预制构件及砌体集中加工区,用于混凝土余料的二次加工。这些做法不仅节约了成本,且实现节能减排。
该项目的大小报告厅是曲面异形结构,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项目果断采用BIM三维建模,进行精准模板预拼加工,通过装配式构件辅以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技术开展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项目高度重视扬尘治理,在配备了全自动洗车台等常规机械设备的基础上,将扬尘监测仪与喷淋系统进行了有机结合,通过在线监测、在线管理、在线联动,从源头上切断了扬尘污染,杜绝了环境伤害。
高标准的安全文明工地创建,为西安创新港中学项目赢得了2019年省级安全文明工地现场会观摩工地的殊荣,受到住建厅、质监站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大大提升了“沣西建设”在陕西乃至全国的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