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装配式建筑

引领行业发展,成就装配式建筑之路

——上海宝冶打造“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纪实

□通讯员 杨江华 安然

11月27日,上海宝冶装配式建筑张家港生产基地举行了以“打造预制高地,引领装配发展——筑70年辉煌,中冶人奋进在新时代”为主题的企业开放日活动,向社会全面展示了该公司装配式PC结构、钢结构、MEP模块化、模块化装饰等装配式建筑从研发、设计到生产、施工、运维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

宝冶永联作为首家入驻江苏张家港“江南智造基地”的企业,设计总产能10万立方米PC构件,主要产品包括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混凝土墙板、预制空调板、预制柱等。上海宝冶董事长白小虎在生产基地揭牌仪式中表示,宝冶将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综合优势,发挥宝冶品牌效应,用实际行动,助力国家建筑工业化发展。

多年来,上海宝冶发挥央企担当,通过制定《上海宝冶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不断培育自身EPC总承包以及全产业链的建筑技术能力。按照“工厂化精益制造、模块化快捷施工、信息化协同管理、定制化增值服务”的思路,建立具有宝冶特色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体系,为建筑全生命周期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并形成了“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总承包技术能力。

产业发展之魂——核心技术,独领风骚

在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上海宝冶通过研究开发和工程实践,建立了以PC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MEP模块和装饰模块为主的核心技术体系,并开发出配套的产品和技术,形成了技术集成度高、专业协同度高、产品工艺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技术能力。

上海宝冶主要依托研发及实验平台,对装配式建筑产业领域进行技术研发以及成果转化。并通过运用BIM技术、三维扫描、GIS等技术,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深化、生产、施工等不同建设阶段的协同工作效率,提高工程的可实施性和可控制性,实现虚拟设计、建造以及全生命期、全方位的预测和控制;通过运用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宝冶云”,实现装配式建筑项目信息集成共享、管理流程分类标化、各类文档模板化、BIM可视化等特点,促进设计、生产、施工及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为工程项目标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在装配式PC结构研发方面,通过开发、设计、施工全过程实践,宝冶已经掌握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钢筋数字化全自动模块加工配送技术、预制与现浇边缘构件协同成型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发出“BY-TT特制高充盈度PC结构专用灌浆料”、“多功能PC构件吊装工具”等配套技术。

在钢结构研发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宝冶在钢结构安装技术方面形成了诸多技术成果,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包括结构设计及复杂节点试验分析技术、钢结构模块化施工技术、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安装技术、大型钢结构工厂快速安装施工技术、钢结构施工模拟、仿真分析与检测监测技术等。

此外,模块化施工也是上海宝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工业领域,宝冶施工的工程单元模块重达6480吨,安装高度70米。在民建领域,建立了管道风管加工基地和工程模块化建造基地,形成了建筑MEP模块化专业团队。宝冶还以建筑设计与装饰设计一体化为基础,建立基于BIM模型的室内装饰协同设计平台,协调建筑、设备、管线与装饰专业,开发标准化、模数化的装饰产品和技术,做到测量数据与工程智造协同,现场进度与工程配送协同,实现模块化装饰。

产业发展之路——“积木”建筑,遍地开花

2014年,上海宝冶完成了上海宝山罗店大型居住社区二期C10地块装配式住宅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设计。2015年5月,该项目正式起吊安装,标志着宝冶正式迈入了PC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罗店大型居住社区二期C10地块、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技术服务园区商品房项目分别获得2014年、2017年上海市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

PC装配式技术的成功运用,为公司后续市场开拓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宝冶目前在建和已建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有21个,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其中,宝山钢铁集团4350立方米特大型高炉采用快速大修工艺,使每座高炉停产时间由传统的180天缩短到78天。关键设备如炉壳、炉顶设备的更换均创新采用了模块化施工的技术路线。美洲加勒比海石油气化公司2700吨甲醇转化炉工程,全部采用模块化制作安装,整个工程划分了27个模块,其中最大的辐射段模块,重量约2500吨,尺寸30米×16米×30米,在国内整体模块化组装完毕后运输到海外。台塑集团越南河静钢厂的炼钢连铸项目,有各种能源介质管道约12000吨,全部采用BIM建模,数字化管道工厂预制,采用现场拼装的施工新工艺。

产业发展之美——“绿色”建筑硕果累累

装配式建筑拥有模块化、定制化、高效化、绿色化等特点,上海宝冶不断发挥先进技术优势,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使得“绿色”建筑成就产业发展之美。公司建立适应企业装配式建筑“设计-制造-施工”(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以信息协同设计引领管理体系的运行;以模块化提升经济、效率、节能环保的理念实现精益制造;以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理念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积极研发绿色建材以及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宝冶装配式住宅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与传统施工比较,可降低约50%周转材料消耗,减少20%的用水量,减少80%的施工垃圾,同时减少建筑污水、降低建筑噪音、减少现场电消耗、降低有害气体及粉尘排放,有着广阔的社会应用前景。同时其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单就PC装配式建筑而言,建筑工程公司近三年新承接装配式建筑合同额约31.9亿元,新增利润0.3亿元,新增税收6.3亿元,节约工程成本1055.5万元。

由上海宝冶研究的《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经上海市土木学会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第29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银奖、中施企协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综合协同建造技术与应用》科技成果,获得第31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这些技术成果为制订相应的上海工程建设规范打好扎实基础,为装配式住宅的质量控制和验收工作提供技术手段;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综合协同建造技术对节约工程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均起到了有利作用。

此外,上海宝冶在装配式住宅的研究方向契合上海市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其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是上海保障房装配式住宅的首选体系。这对促进建筑产业方式的变革、提高建造过程的信息化程度、提高装配式建设过程中的监管均起到有利作用,赢得业主、监理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2019-11-28 ——上海宝冶打造“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纪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5695.html 1 3 引领行业发展,成就装配式建筑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