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建筑业协会副会长 李淼磊
一
“一个是国家建筑产业化基地,一个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两块牌子,在过去我们可是想都不敢想,现在,我们很快都会拿回来。我们还聘请了许多博士、一级注册工程师,成立了院士工作站,甲级设计院的筹组工作也在顺利进行”。
作为湖北建筑行业民营企业的弄潮儿,面对武汉建筑业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总裁班专程到宜昌问道取经的学员,说到进军装配式建筑带来的变化,湖北广盛建设集团董事长匡玲如数家珍。
“关键是赢得了尊重,境界变了,经营企业的思路变了。”匡董补充说,“未来建筑业高度集中,一定是装配式的天下,想继续过现在这样的日子恐怕不可能了,这个过程不会超过五年”。
“做装配式给了我信心,如果我们比别人早三年,这三年可以让我做很多事,学很多本事,等我们学会了,可以把原来的同行者甩几条街。因为装配式不是当初干商品混凝土那么简单,不是说搞就能搞的。它使我们接触很多新知识,新技术。我希望它能使我安下心来,专注于把工作做好,把能力提升,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
虽然匡董信心满满,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但在某些同行眼中,广盛可能有点傻:因为行业内一些明眼人一看都知道,广盛已经干了的和正在干的鲁班奖工程,还有广盛建科装配式工厂,投入那么多,活儿做得那么好,甲方又没有多给钱,所以肯定亏了!尽管匡董和徐总不承认,说亏倒不一定,赚的不多是真的。但从综合效益来说,不仅没有亏,反而得到了很多。
我不认为广盛人是打肿脸充胖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广盛集团专职从事设备管理工作的有三十多人,但市场营销部门只有两个半人。一切以生产为中心,把活干好,是广盛人的共识。因为这样的经营理念,他们把非生产性的交易成本压到最低。十几年了,当阳水泥厂一直以低于市场百分之十的价格给广盛供货,原因是广盛把“不欠别人的钱”做到了极致:每个月按进度将材料和劳务款付到百分之七十,年底支付保证清零,绝不拖欠。
广盛开会也和别人不一样,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不说客套话,不准用“汇报”之类的词语,所有会议都要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的会坚决不开。
项目经理只需要负责围墙内的事情,围墙外对接政府的事由公司负责。公司主要领导去项目检查,项目经理见了只点个头,继续做自己的事情,除非领导有话要问,项目人员不需要主动给领导汇报工作。
“广盛的项目经理习惯了公司的做法,如果跳槽出去,一般都很难适应外面的管理。所以,我们从来不怕别人来挖我们的人才,我们的人才和企业谁都离不开谁”,匡董自豪地说。
广盛的人不需要安排,经常自觉加班。匡董说,我们现在经常检查,从办公室里“赶”他们回去休息。职工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们,逼着我们不敢懈怠。我们只有更加努力才能对得起他们的勤奋和热情。
这就是广盛,这就是别人干不了的价格广盛能干的原因。广盛的低成本是管理和独特文化所致,而不是靠偷工减料。
“广盛不能欠别人的钱;
广盛永远不搞挂靠;
广盛盖的房子不许有投诉;
广盛的人不需要溜须拍马。”
徐德红总经理的话掷地有声!
三
“搞企业,赚钱固然重要,但绝不是唯一目标。如果能干一番事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顺便赚一点钱,这种感觉很好,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交代”。
说到这里,匡董提起了广盛积极响应协会弘扬沈祝三精神,同时在协会新址捐塑沈祝三铜像的事情。她强调:“我们广盛的企业文化和沈祝三精神是相通的,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沈祝三精神,广盛工匠是企业中最有为有位的一批人”。
自从搞起了装配式,来企业考察指导和洽谈合作的领导、专家和同行络绎不绝。“尤其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认为我们代表了高质量,代表着行业的未来,对我们的发展倍加关心”,匡董介绍道。
作为市政协委员,匡董关于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发言得到市领导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反响热烈,这进一步增加了她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我现在怕生意太好了,在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我们不想砸了自己的牌子。有价值的事情,我们必须把它做好”,匡董说,这是她的真心话。
现在宜昌只有广盛一家企业在做装配式PC生产,她希望再有几家同行加入进来,这样才能竞争,才能让用户多一些选择,才能尽快把装配式做起来,把水平提高,才能真正推动行业进步。
诚信而广,品质致盛。
广盛,你可能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