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建材与装饰

存量房时代来临,装企面临哪些挑战

中国城镇住房发展40余年来,已从供给短缺到总体平衡,城镇住房套数从1978年的约3100万套增至2018年的3.11亿套。全国存量房已经达到3.11亿套,到2030年存量房将达4.2亿套以上,可以预见,家装行业或已迎来存量房时代。而按照每年3~5%的保守比例测算,每年约有1000~1500万套的存量房需要不同程度的改善,旧改市场和整体翻新改造市场必将兴起。面对存量房时代,装企准备好了吗?将迎来哪些挑战?

挑战一:精装修政策改变家装行业生态

精装修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家装行业的生态。精装修政策就像长江上的一座大坝,我们看着它一年一年地把闸门放下来,每年从上游房地产释放出来的毛坯房流量越来越少。全国很多城市的装企都出现了业绩下滑,业绩“腰斩”甚至“膝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新房流量确定在变小,那么我们需要关注精装修房后市场需求,存量房的需求。我们看到,很多装企非常不适应精装修时代的市场环境。精装修政策,或成为家装公司的最大挑战。

挑战二:流量变少又变贵,逼近盈亏平衡线

精装修政策的渗透率逐年递增,让流量变少;个人信息保护的贯彻实施,低成本的数据营销戛然熄火,让流量变贵。每个城市的流量情况各不相同,一线城市的流量又少又贵;二线城市的流量感受到了偏紧;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流量尚处在较宽松的状态;总的趋势是都向一线城市看齐,或早或晚达到流量又少又贵的状态。获客成本的快速上升,导致家装订单的成本结构发生巨大改变。

挑战三:成交难度变高,转化率下降

第一,因为流量成本上升,导致装企在商务成交环节上的格外认真;第二,装企在商务成交系统上做了实质性的研发投入和资源投入,提升了自身的成交率;第三,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多成交一单就能多强大一分;第四,家装从基础装修,逐渐发展到主材、设备、软装、家电、整装模式、拎包入住等产品形式,对业主而言,选择开始多样化,成交难度随之提升。成交节点,是关系到装企生存能力的核心节点。

挑战四:软装“蛋糕”看得见吃不着

精装修时代,大家都意识到了软装的价值;软装和家装看似近亲,但跨越的难度十分大。家装下午茶调研获悉,有些装企已经设立软装达10年时间,到现在并没有发展到预期的水平,规模依然较小。软装的海量SKU,需要较大的展示面积和客户场景体验式消费,对于家装公司而言,是亟待攻克的课题。存量房市场中,软装也是重要的产品包,一旦突破,客单价和净利润将得到明显的提升。

挑战五:成本激增,利润变薄

多种原因导致装企的利润防线失守:第一、流量成本上升;第二、成交率下滑;第三、客单价较低;第四、员工工资上涨;第五、房租等运营成本上涨;第六、财税规范化成本上升;第七,交付效率偏低等。另外,产能和产值的错配,也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即前端营销大量进单,后端交付力量跟不上,导致退单、延期、品控失控、负面口碑等。

挑战六: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确定

笔者调研各地装企时发现,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持续增长,有人失信跑路,呈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确定,这是非常多的装企内在心声。曾经熟悉的市场环境改变了,曾经有效的打法失效了,业绩出现了下滑,努力尝试后也没有明显改善。信念松动,信心动摇,意志开始摇摆。家装需要脱去草根创业心态,开始真正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在新的环境中屹立不倒。

挑战七:信任成本非常高

家装公司的进入和退出,每年都在发生,为什么最近两年格外受关注?因为之前是小微装企退出,近两年是中大型装企轰然倒闭。2017年起,家装界的跑路事件此起彼伏,引起了非常大的社会反响,几乎可以和P2P金融“暴雷”有的一拼。信任,成了悬在家装行业头上的一把剑。不论规模实力大小,装企都无法为自己的信用背书。消费者难以判断谁是可信任的,谁是在忽悠的,买卖双方在信任上都付出了巨大的成本。

挑战八:同行竞争加剧,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在有些一二线城市市场,全国头部、区域头部、本省头部、本城头部装企在同场竞技;同时,网络平台派的装企以流量优势和低价来竞争;本城的中小型装企进驻小区终端拦截客户;微信群的群主在引导业主的选择意愿;本城的低开高走型装企恶意抢单;甚至公司体系内出现私单,与公司争利……竞争是无处不在的。装企间的相互学习模仿,导致全城装企像一起去了韩国整容一样,一个模子,清一色瓜子脸,同质化严重。

挑战九:研发缺位,供应链薄弱,产品竞争力不足

装企普遍缺乏对业主的深度研究,这一点需要像上游的房地产公司学习。不仅仅建立客户定位和业主画像,还有非常专业细致的研究工作要落实。装企的供应链整合尚处在较为原始的状态,本地化整合加上部分的厂家直采,同一城市的装企,供应链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从业主需求研究,到设计、产品搭配组合、价格竞争力,尚未形成成熟的产品研发机制和体系。

挑战十:人效和坪效不高,抗风险能力弱

不同装企的运营效率差别非常大。运营效率的关键指标有两个:人效和坪效。优秀头部装企达到了200万的人均效能,很多装企50万的人均效能都没有到;优秀头部装企达到了10万的坪效,很多装企的坪效低于1万。这两个指标是装企竞争力的直观表达,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中,人效和坪效高的装企,可以获得更高的净利润,因此抗风险的能力也更强。

挑战十一:SOP标准作业流程不健全,可复制性差

SOP(标准作业流程)对于草根装企来说,是一个高级名词;EPC(工程总包分包)对于草根装企来说,有可能是第一次听说。管理,是装企的核心价值之一。绝大多数装企内部的体系不健全,处在人治阶段,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基于保障客户价值为宗旨的标准作业流程,一旦建立起来,对装企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这对于装企而言,是一个管理创新上的挑战。

挑战十二:口碑、回头客、转介绍占比不高

重视前端营销,忽视交付品质和口碑沉淀,这是家装行业的通病,很明显,这是不可持续的。在未来,信息越来越透明,消费者越来越聪明的市场环境中,一切将回归到口碑。口碑是未来家装公司的核心资产,口碑建设好了,就可以带来很多免费的流量、高价值的流量。口碑是财富,当下,大部分装企的业务都是营销驱动型,未来更加先进的模式是口碑驱动型。 (许春阳)

2019-12-09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5809.html 1 3 存量房时代来临,装企面临哪些挑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