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高青 李兴龙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精神,上海涂料染料行业协会(下简称“涂染协会”)坚持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着力提升行业水性建筑涂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的领导下、上海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的指导下,以及在广大理事单位的积极支持下,汇聚会员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发起编制《水性建筑涂料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及管理标准》(团体标准)(下简称“团体标准”)取得了成效,将成为该市首部对建筑水性涂料生产中的固废物属性进行鉴别、管理的行业标准。
据悉,该“团体标准”主要由鉴别和管理的“范围”“检测鉴别”“累计毒性计算”实施管理”等要素组成。其中,鉴别和管理中的“范围”是专指水性建筑内外墙面涂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属性,主要涵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废弃包装物、容器(包括水性内外墙涂料、各种颜料填料、乳液、湿润分散剂、增稠剂、PH调节剂的废弃包装物等)在鉴别和管理的“要求”中明确:生产过程不得有意添加有害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含铅颜料、致癌性物质、致突变性物质和生殖毒性物质。值得一提的是,该“团体标准”中的“检测项目”“鉴别标准”“检测方法”和“累计毒性计算”等要求,都是以该市和国家最新制定的环保法律、法规、制度为准则基础、结合行业实际而确定的。
为进一步完善“团体标准”,11月19日,在第24届中国国际涂料展于上海举办之际,“涂染协会”专门组织召开了“上海涂料染料行业固体废物处理团体标准工作专题会”,特邀来沪参展的广东、四川、成都、河南、常州、宁波等涂料行业专家、领导就“团体标准”的固废处理和共同推进绿色环保涂料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听取各方建议、汇聚新理念新思路。“涂染协会”会长何扣宝、秘书长张水鹤、副秘书长蒋美芬、上海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博士唐红侠、上海大学教授张宪康、上海申得欧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宣益、鳄鱼制漆(上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徐海峰等为“团体标准”即将实施提出了深度补充建议。
张水鹤表示:“团体标准”凸显了对水性建筑涂料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处理起到制约作用,它是水性建筑涂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企业来讲,既是一个硬约束,也是企业一次转型、提升和发展的契机,是顺应新时代高质量服务企业、规范行业、发展产业的根本需要。“团体标准”从筹划立项、起草编撰、走访调研、专题听证到目前的基本框架定型阶段,始终得到了市环保局、市固废处理中心领导和有关专家、科技人员、广大理事单位、会员单位的支持。目前,无论从其内涵上,还是可推广性、可操作性方面都趋于成熟。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予以细化,从下而上、从上而下地接受实践检验、可比分析微调,努力取得审批后适时向社会发布,尽快使该“团体标准”成为提升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动力,为建设上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何扣宝会长充分肯定了“团体标准”编制组取得的成绩,认为,历经一年半的精心编制工作,凝聚了科研专家、技术人员和企业家的汗水和智慧。特别是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的领导、关怀、指导下,为“团体标准”编制程序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近年来,“涂染协会”坚持以“服务企业、规范行业、发展产业”为抓手,在全体理事、会员的支持下,在努力践行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生态环保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此次“团体标准”的制订,是“涂染协会”在新常态下高质量服务会员、高水平规范行业、高标准发展产业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减少企业固废处置成本,解决了作为危废处置难题,另一方面能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管理,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加快技术创新。
资料显示,固体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可以根据其性质、状态和来源进行分类,如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危害状况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欧美等许多国家按来源将其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等五类。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通常是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据悉,“涂染协会”今后将对纳入“团体标准”管理的会员企业积极做好指导、向上海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报备服务,为全行业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作贡献。
上海涂料染料行业协会领导、专家访问上海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