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建筑产业现代化

打造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典范

国内首个“绿建三星”地铁站落户广州

广州地铁21号线即将建成开通。日前,该线金坑站被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予“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达到中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中的最高级别,成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正线首个获此证书的车站。

金坑站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为地上车站,车站总用地面积15680平方米,绿地面积为5793.134平方米,绿地率为36.95%。该站采用了雨水综合利用系统、海绵生态设施、节能设计、太阳能光伏发电、高效制冷空调、高效节能设备、节水灌溉、二氧化碳浓度和室内污染物监测系统、节水器具、可再循环材料利用、BIM应用等技术,极大地提升了车站的绿色效能和乘客的乘车体验。

运用被动式节能生态理念。车站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周边环境和自然条件,采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避免了采用大量高效节能设备的高成本。建筑最大特点是借鉴了轻巧、通透、朴实、自然的岭南建筑特点——骑楼、老虎窗、增加绿化及开敞空间等处理手法,引风入站台,缓解夏季“热岛效应”,改善站台热舒适性,提高空气品质,提升空间舒适度。

采用高强度钢筋。建设中,车站全部采用高强度钢筋(三级以上钢筋)。并采用可再循环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型材、玻璃,建筑材料等。可再循环材料重量为3861吨,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39%。

引入光伏发电。屋面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共628块多晶硅双玻组件光伏发电板,4台组串式逆变器,装机容量163.28kW,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占总用电量比2.42%。建筑外墙均采用矿棉、岩棉、玻璃棉板进行保温,外窗采用隔热LOW-E中空玻璃进行保温,节能率为53.35%。同时,车站光源采用LED灯盘,均配紧凑型荧光灯、LED等节能型光源。

实现雨水循环利用。车站选用的卫生器具节水效率均达到1级,有效减少用水量,节约水资源。而车站的雨水收集系统也将收集屋面雨水,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至室外雨水管道,经室外初期雨水弃流井完成初期雨水弃流后,进入雨水蓄水池。车站收集的非传统水源量6789.5立方米,可满足本车站内绿化灌溉、道路广场冲洗、冲厕用水全部用水量。

安装海绵生态设施。据介绍,车站广场及人行道路采用透水铺装,透水铺装面积比例为100%;车站还设置了3100.41平方米的下凹式绿地和溢流设施。通过海绵生态的设计,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据了解,作为“绿建三星”车站,金坑站将大大提升后期的运维效能,据初步估算每年可节约运行费用约350万元。 (李天研)

2019-12-26 打造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典范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6029.html 1 3 国内首个“绿建三星”地铁站落户广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