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5日,“BIM技术在绿色医院建设中的应用”汇报交流会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召开。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指导下,会议由上海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推广中心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同主办。
上海市住建委副主任裴晓、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兴鹏、上海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卞家骏、副总裁蔡国强、上海市住建委建筑市场监管处副处长沈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郑兴东、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投资建设部主任魏建军、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吴锦华、刘军、上海申康卫生基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忠、上海市安质监总站总工张健民以及来自各市级医院分管副院长、企业代表、行业同仁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上海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推广中心主任许解良主持。
裴晓在致辞中表示,对医院建设进行研究应从前期规划设计开始,到运用BIM技术融合运营,从医疗专项应用逐步“渗透”项目全生命周期。市住建委将与申康共同联手一起努力,为建设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医院做出贡献,坚持为病人服务,高标准高要求,重视医院的建设标准、管理流程,借助BIM技术,发挥其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
王兴鹏在致辞中表示,在推进医疗建筑标准化建设、流程化建设方面,申康中心和各同仁单位应不断通过实践进行论证。建造百年医院要按照医学的规律,做好前瞻性规划,联合医学专家、建筑专家共同探讨。从流程布局到其他方面的拓展应用,BIM技术是重要的信息化手段。
医院建设目标是以病人为中心,医院办医的宗旨应当一切以人民为中心,要将以病人为中心理念在推进医院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落实到位,我们有责任,上海也应有足够信心将绿色环保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到医疗建设发展中,不断推进BIM技术在医院建筑信息化中的应用。
卞家骏在致辞中提到,医院建造过程中要做好服务增值、系统创新、品牌卓越。作为上海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领跑者,建工集团期待与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共同研究、突破,形成战略合作,为医疗系统量身打造适合医院运行的科学建筑形态,共同为整个医疗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会上,吴锦华发表主题演讲“领航突破,全面拓展——BIM+医院建筑绿色建造及全生命周期应用”,详细介绍了在“申康模式”下第一人民医院如何开展复杂医院工程全生命周期科学管理的BIM特色应用,如何将绿色理念、绿色建筑和BIM技术“渗透”项目全生命周期,如何全面提升BIM+全生命周期应用的广度、跨度和精度,从而取得了显著效果。当前,“BIM+”创新模式将会形成一种新的理念和新的模式。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陈剑秋做了“基于绿色理念的大型医院建筑更新策略及技术研究”主题演讲,从绿色医院建筑的理念、演变、发展趋势对绿色医院建设发展的设计及技术层面作了阐述,从城市更新到医院建筑更新,从医院建筑更新设计策略到眼科临床诊疗中心医院建筑更新典型案例实践,通过生动的分析进行了讲解。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汪思满做了“基于BIM的智能管控技术在绿色医院施工中应用”,从绿色医院施工策划、现场模拟、管线综合到医院声光尘控制、四维动态进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BIM智能管控技术在建筑建设中的实践是在智慧建造领域的创新之举,为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诊疗中心项目是以眼科及视觉科学“尖峰”学科为引领,以国家眼科临床研究中心建设为契机,打造具有优势学科品牌的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助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作为2019年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诊疗中心于2018年9月动工,预计将于2022年落成。
项目位于虹口区海宁路100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南部院区内,总占地面积27490.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9843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071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9126平方米。包括了A楼22层,建筑高度95米,B楼5层,建筑高度23.9米。整个项目地下一层与基地内原有的门诊楼、医技楼和外宾楼地下室分别设连通口,可相互连通,在门诊楼改建后形成整体的建筑群落,并与周边建筑风格和谐共生。新的诊疗中心将专门辟出绿色公共空间,24小时向市民开放,建设上海第一家无围墙医院。
为全面提升医院建设项目设计、施工、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项目初期引入专业BIM团队,采用BIM云平台信息化技术,形成各参建单位协同的集成管理系统,以复杂工程精益建设为导向,通过BIM+实现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深度结合医疗工艺流程仿真、虚拟施工建造模拟,探索运维平台对接,创新结合实际,助力医院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