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许亚绒
老王,本名王成乐,中煤七十二公司瓦工班班长、党员安监员。1988年参加工作,先后走过十多个省市,参加过陕西榆林郭家湾、安徽宿州帝景名都、内蒙古红庆河、河南信阳、安徽刘庄等20多个工程建设。老同志都喊他“王家老四”,班组兄弟都喊他“老王”。
提笔写老王,是因为脑子里时常浮现他那张憨厚的笑脸。前几日去项目培训,刚进工地就听见老王正在用他那“半土半洋”的普通话给班组兄弟们讲述安全事故案例,他声情并茂地将案例情节讲述得真切感人,旁听的工友都不由自主地紧紧自己的安全帽,这时,老王长叹一口气说,平安是福!
勤于学习不厌倦
党员安监保平安
“勤于学习还业务熟练,不挑工作也不讲条件”,班组小吴提起老王时说道。“没有高文凭,就要有高技能。”这是老王的口头禅。工作20多年来,老王一直奔波在各项目施工点,这些年他一直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
2014年,他参与郭家湾项目主厂房和装车仓施工,西北气候限制,要在天冷之前将主厂房砖砌完,装车仓的回填土和地面砼要结束施工。老王白天带着班员加班加点,晚上,他找技术人员指导施工难点、学习技术要领。农忙时,老王妻子想让他回家帮忙,他说,项目正处于大干时期,作为班组长必须带头领着大伙一起干,让妻子多担待。就这样,老王没有请过一次假,最终提前一周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每年春节,工友们都回家探亲访友了,老王选择留守项目。“我们干建筑的,要挑好肩上的担子,就得放下家里的担子呀。”老王笑呵呵地说。
2016年6月,在帝景名都项目担任班组长及安监员期间,当时正值项目大干阶段,一线人员转场调动频繁,老王坚持进场一人培训一人,他带领班员开展班组安全活动80余次;党员安监员集中上岗活动30余次;查出隐患40多条并及时予以整改;向公司上报安全合理化建议两条。20多年的现场历练,老王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工人成长为岗位技术精湛的行家里手。
班上班下“会变脸”
安全生产“碎碎念”
“施工现场戴好安全帽”“上班注意安全”这是老王日常工作中的“碎碎念”。也正是这些“碎碎念”使得“我要安全”“我们的企业要安全”的理念在班组深入人心。
2019年初,在安徽刘庄项目施工中因工期紧任务重,身为班组长又为安监员的老王两根弦都不放松,白天带领班员砌墙,晚上加班上料,在这“白加黑”的过程中也不忘“碎碎念”:“大家伙高高兴兴进工地,平平安安回家去”。
在施工现场,他总是很唠叨,语重心长地给大伙讲安全,听得大家都有点“烦”;绘声绘色地给每班成员讲该怎么排查隐患,大家都说他爱找“麻烦”。
“党员安监员就得紧抓紧盯,安全监督工作不能怕得罪人。”老王坚定地说道。在瓦工班的工友们跟前问起老王时,大伙都笑哈哈地说他“会变脸”,下班总是一张笑呵呵的脸,上班时总是板着脸。每天上岗监督检查,老王是严肃的,只要上岗,安全帽、安监员红袖章、隐患整改记录表一样不少。他说,排查隐患、“三违”整改必须动脑子、找办法,针对不同人采取不同措施,既要整改,更要教育,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隐患整改人员怀有改过之心。说着说着,又开始了他的安全工作“碎碎念”。
这就是老王,一个活跃在项目工地上的“安全卫士”,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得津津有味,把平凡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安监员的职责,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个人,默默地在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