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三门峡项目部承建的国内第一个采用国家电网标准设计的铁路AT所——浩吉铁路庙坪AT所近日建成。
AT所是向铁路轨道上方接触网供电的一种方式。在铁路沿线,每隔10公里左右设置一台自耦变压器,该设置处所称作AT所。自耦变压器并联于铁路上下行线路接触网,用于提高接触网末端的电压。相比直供加回流的供电系统,它的另一个优点是,使变电所间的距离得以放大,以利降低变电所及外部电源的造价。
庙坪AT所位于庙坪隧道进口山顶上,距洛河铁路大桥轨面高差约130米,山下是洛河铁路大桥,桥下是卢氏县和洛宁县百姓生活饮用水的水源地洛河水库。特殊的地理环境,给庙坪AT所的设计和施工带来了多重考验,对庙坪AT所设计方案格外谨慎,谁也不敢轻言表态。
第一版施工方案以架空线为主,电缆敷设为辅,以普通供电线钢柱承载架空线架设,但普通供电线的钢柱容量太小,两个钢柱之间的跨距也小,承担架设任务需要在山坡上浇筑多个混凝土基础,组立多根钢柱,不仅增添了施工成本,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施工难度,很容易给洛河水库造成污染,第一版方案随即被否定。
第二版方案采用国家电网标准,即采用110Kv电力铁塔架空敷设电缆的方案。这种方案较之前的几十根钢柱变成了四座电力铁塔。由于第二个基础紧临洛河铁路大桥桥墩,加上石质坚硬,无论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基坑,都无法施工,若采取爆破作业,爆破产生的力量又直接影响大桥桥墩的稳定性,施工又一次陷入了僵局。
中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三门峡项目经理李瑞青便再次组织项目技术骨干联合设计院,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多次进行研讨,最后拿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取消最后一个基础,改用电缆爬桥墩的方式上网。庙坪AT所建设和AT所电缆引入铁路接触网上网的难题这才从根本上解决。
前图为庙坪AT建成后的全景。
后图为2019年7月8日航拍的浩吉重载铁路庙坪AT所全景。 (曹莜璐/文 宋银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