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城市副中心处处生机勃勃,由打基础阶段迈入拉开城市框架、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1月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传出上述信息。
去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确定市级重大工程115项,总投资1661亿元。其中,2019年完成建安投资163.3亿元,超额完成投资任务。据介绍,去年11月,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工,这是拉开城市建设框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它连接3条轨道交通线路和京唐铁路、京哈铁路、城际联络线3条铁路线路,将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15分钟直达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
大运河是通州的母亲河,通州也因“漕运通济”得名。去年10月,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开工。悠悠运河水,千年文脉相续,将由这些新地标娓娓讲述。
城市副中心剧院位于大运河畔,又名“文化粮仓”,集演艺演出、艺术创作、艺术教育、现场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其设计理念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满足各类世界级演出要求,不断丰富群众文化视野。
城市副中心图书馆集知识传播、城市智库、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又名“森林书苑”。屋顶的树状结构宛如森林伞盖,以银杏树叶片为灵感来源,体现图书馆传承知识、传播文化的功能定位。图书馆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2.3米,设有古籍文献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架阅览区、智慧书库等功能分区。
首都博物馆(东馆)又名“运河之舟”。建筑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元素,以运河为线索,具有收藏保管、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
去年1月以来,人大附中、北京学校小学部等一批中小学开学招生,全区增加学位8800个。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开诊,东直门医院实现主体东迁,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开工,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基本建成。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