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管控阶段,中交二航局为啥可以正常施工,却让我们停下来,这是区别对待啊?”2019年11月的南京市浦口科工园区,气温有些寒冷,正在建设中的中交二航局南京智城路配建学校项目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而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旁边工地一片冷清——处于停工状态,这让他们感觉到很是“不满”。这到底是咋回事?
经多方了解得知,2019年以来,南京市打响了“蓝天保卫战”,对全市在建施工工地通过挂“绿、蓝、黄、红、黑”牌的方式,进行“差别化”管理,凡是未达到“差别化”管理工地“绿牌”的,在扬尘控制期间一律停工,且不受时间限制。
而作为南京市重要的民生工程,工程体量大,工期紧,2020年秋季便要交付使用,南京智城路配建学校项目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如何实现施工进度不受影响,创建“差别化”管理“绿牌”工地成了施工进度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遵守当地的环保政策,体现央企的责任担当,争取挂上‘绿牌’”。项目负责人王飞在项目环保治理会上果断做出决策。
经过多方研讨,项目部制定出结合公司标准化,严格按照南京市下发的《工地差别化管理考核实施办法》的“差别化”管理工地创建思路,做好前期策划,成立了“差别化”创建小组,组织了二十余次以防污染为主题的环保专题和设备操作培训,并结合当地环保要求编制防污染设备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以确保装置高效运转。
针对“差别化”工地“五达标、一公示”的扬尘管控措施,项目对易扬尘作业区采取了降尘措施,安装了工地扬尘智能监控系统,购买了洒水车,配备了完整的围挡喷淋、塔吊喷淋、雾炮喷淋和机动洒水车实施降尘,并对工地裸土全覆盖。项目还从施工工艺进行了节能降噪处理,引进了混凝土二次结构泵、数控钢筋弯曲机等先进设备,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施工工艺,降低了扬尘和噪音,得到了业主单位中交江北城市投资公司的高度肯定。
为了让“差别化”管理工地创建更加深入有效,项目部还专门组织环保小组开展技术讨论,针对“差别化”管理工地在环保措施上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精细管理,对施工期间使用的非道路机械油品进行了规范。
“智城路配建学校项目对防扬尘措施到位,你们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去年10月28日,南京智城路项目工地成为科工园内仅有的两家挂“绿牌”单位的其中之一。
在王飞看来,“差别化”管理工地仅仅是个开始,能让“差别化”创造经济效益才是重点。他粗略一算,自项目获得“差别化”管理工地以来,南京市共下发3次环境重度污染停工通知书,共计停工21天,而该项目作为“差别化”管理工地并未受到影响,且完成产值1000多万元。如果停工,这21天要损失人工、设备、材料、机械租赁、水电、生活、管理等费用500余万元,这还不包括施工进度滞后处罚、企业负面影响等。这样一算,“差别化”管理工地创造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
如今的南京智城路配建学校项目成了园区在建工地争相学习的榜样,兄弟单位纷纷前来观摩学习,园区把项目创建的经验作为样板在全区进行推广。“付出就有回报。前期虽然我们进行了较大的投入,但相比起‘差别化’工地给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品牌价值、企业影响,还是非常划算的。随着冬季施工来临,天气干燥,环保形势会越来越严峻。今后,我们将加大‘差别化’管理力度,让环保施工保持常态化,力争走在同行的前列。”王飞自豪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