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建筑时报

与疫情赛跑 建筑人筑起“生命长城”

——中建三局建设武汉火神山医院纪实

□通讯员 张颖 徐涛 王腾 周雅文

2020,武汉。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摧枯拉朽般席卷全城。

新型冠状病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蔓延,武汉三镇各大医院发热门诊、住院部人满为患,医疗资源告急。这座常住人口逾1000万的九省通衢、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拉响了警报。

为遏制疫情蔓延,1月23日下午,武汉市城建局紧急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由中建三局牵头,参照非典期间北京小汤山模式,在蔡甸区火速筹建一所可容纳1000个床位的医院。他们为这座医院取了一个颇有象征意义的名字——火神山医院。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所危城,一股磅礴的力量正在集结!

党的旗帜猎猎飘扬

1月23日17时,接到上级指令的中建三局第一时间召开应急医院施工筹备会,在汉单位纷纷请战,即刻调配资源,连夜进行基础施工。三局领导班子组织专题会议,紧锣密鼓筹划部署,连夜赶赴施工现场,召开抗肺炎应急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即时成立现场指挥部,总承包公司领衔,二公司、三公司、基建投公司、绿投公司、安装公司等在汉单位协同作战、责任到人。

1月24日上午,中建三局成立武汉市抗肺炎应急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元,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卫国任组长,局领导张琨、魏德胜、李勇任副组长,指挥中枢正式形成。

部署既毕,同力协契。

总承包公司紧急调配305名管理人员,其中党员105人,负责项目总承包管理和2号住院楼建设任务。

二公司到场管理人员223名,其中党员101名,负责1号住院楼I区约9000平方米建设任务。

三公司到场管理人员227名,其中党员112名,负责1号住院楼II区建设任务。

基建投公司调配60名管理人员,其中党员23人,负责场地平整,环形道路,蓄水池及化粪池开挖及电缆沟砌筑施工。

绿投公司61名管理人员参建,其中党员31人,负责污水处理、绿色环保施工。

安装公司调配32名管理人员参建,其中党员22人,负责2F区室外管网、各类井道、电缆、室外路灯、一体化提升泵站施工,场区雨水调蓄箱涵、化粪池施工及其他厂区室外雨污水、电气专业的工程物资材料供应。

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元寄语,武汉是我们的家园,这是一场保卫战、生死战,建好项目就是保卫大武汉。

中建三局,这所诞生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国家队”,在总部所在地武汉,再次踏响了“永远跟党走”的嘹亮足音。1月25日,项目成立中建三局火神山医院项目指挥部临时党总支及由各局属参建单位组成的8个临时党支部,授旗8个项目部党员突击队。

望着猎猎飘扬的红旗,党员突击队代表、项目现场执行经理张正林攥紧了拳头,红旗下他庄严承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完成建设任务!”

言之恳恳,掷地有声。于现场每一个共产党员而言,参与这场疫情阻击战,是职责所系,义不容辞。

跑赢时间分秒必争

按照规划,医院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包括基础工程、土建及装饰工程、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供配电系统(不含外部线路)、照明与监控、通风空调系统、通信弱电、医用气体工程、净化工程、室外及市政配套、污水处理设施等。功能主要为病房、接诊室、ICU、医技部、网络机房、供应库房、垃圾暂存间、救护车消洗间等。

偌大的工程,1月25日开工,2月3日前建成交付。受疫情与春节影响,劳务工人调度难度极大,如何短时间调配大量劳力成为当务之急,工人生活物资、就餐安排、住宿安置等后勤管理压力巨大。此外,现场物资需求量大,箱式板房需求量达1600间,各类门达1500樘,混凝土需求达1.4万方,HDPE膜需求量达1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施工现场面临低温冻雨、道路不通、场地高差大等诸多不利因素。施工场地东西高差最大近10米,既有建筑物需要拆除,又有大量清淤工作和鱼塘回填任务,周边只有一条主干道通往工地,运力紧张。燃气、高压迁改等问题也成为横亘在项目面前的“拦路虎”。

工期压力巨大,先期条件严苛,人力物力交困,施工难度空前。

战场就是赛场,战役一打响,建设者就与时间赛跑,分秒必争。作为建筑铁军,中建三局的字典里没有抢不完的工,只有不服输的劲儿——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面对上百家各类分包单位,中建三局迅速搭建组织体系,现场成立了武汉城建局、中建三局、参建分包单位三级指挥作战系统,所有单位统一调度、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各参建单位无缝对接,市政配套单位全天候服务,高压线、燃气管道仅用时一天就改迁完成,为项目高效推进提供了保障。

负责项目招采工作的韩建英每天要接打200多个电话,协调人力资源。电话中,她对工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厌其烦做好解释,消除他们的担心与顾虑。“我能做的就是提供一切资源帮助工友上岗,哪怕要我们一个个去接,我也要把他们接来。”连续奋战了近200个小时的她满眼血丝。

1月24日,项目入场挖机95台,推土机33台,压路机5台,自卸车160台,160名管理人员和240名工人集结完毕,并组建起2000人的后备梯队。除夕夜,项目现场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座小土山被连夜铲平,累计平整全部场地5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小,内转土方15万立方米,足以填满57个游泳池。

1月25日,在设计图纸尚不确定的情况下,建设者们不等不靠,提前进场施工,完成大部分地面平整及碎石铺设、细沙回填。

1月26日,防渗层施工全面展开,开始底板钢筋绑扎。

1月27日,大面开始基础钢筋及混凝土施工,首批箱式集装箱板房吊装搭建。当天上午,李克强总理来到项目现场视察慰问,勉励建设者“跟时间赛跑,尽快把医院按时建起来投入使用”。现场建设者誓言铮铮,一声铿锵有力的“能”请总理放心。

1月28日,1栋双层病房区钢结构初具规模。

1月29日,板房安装完成20%,水电暖用、机电设备同步作业。当天,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视频连线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现场,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奋战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一线的建设者,极大振奋了建设者的必胜信心。

1月30日,集装箱板房进场、改装、吊装快速推进。

1月31日,基础混凝土浇筑全面完成。

2月1日,中国建筑党组书记、董事长周乃翔调研项目,对项目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项目建设者克服人员、材料、设备调度等前所未有的困难,创造了新的中国速度。

高峰期,中建三局动员管理人员800余人,作业工人4000余人,调配大型机械设备、车辆近千台。现场作业实行两班轮班制,24小时不间断施工。

2月2日上午,武汉火神山医院举行交付仪式。医院共有两栋住院楼,呈中间医护两边病房的“鱼骨状”布局,站在走道里可步行至任何一间病房。医院有严格的污染区和洁净区划分,实现“医患隔离通道分离”“医疗区和生活区分离”。为做到绿色环保,杜绝大气和水污染,医院铺设了5万平方米的防渗膜,覆盖整个院区,同时搭设了雨水、污水处理系统,经过两次氯气消毒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网;每间病房均分别单独设置不可循环的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它们共同构成负压系统,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洁净,排出气体经消毒后才会排入空气中;在1号病房楼南侧设垃圾焚烧炉,固体废物集中焚毁,确保不造成环境污染。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医院,火神山医院无论是规模质量还是设计的合理性,以及设备的配备都优于“小汤山”,对于防控疫情意义重大。它的如期建成,将极大提升全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广大建设者仅用时9天就实现工程移交,演绎了新时代的中国速度。

安全生产一个都不能少

在前线,万千建设者为捍卫生命而战。而他们的生命,也有卫士守护。

现年40岁的张玉柱就是其中一员,负责项目安全防疫工作,刚到现场就迅速组织12名安全员组成两个安全小组,24小时不间断巡查。

项目建立了“5384”防疫工作体系——在办公区、工人生活区设置5处固定的红外线测温仪,在施工现场设置3处流动测温点,8位管理人员随身携带测温仪现场巡查测温,确保所有作业人员每天监测体温不少于4次。开工至今,施工现场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王永红,是湖北省建筑业首支城市救援队——“中建·蓝天使”城市救援队的队长,荣膺2019年“荆楚楷模”。面对突发疫情,王永红主动请缨,会同四名队友从各地驰援火神山,配合医护人员监控现场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向现场人员普及施工安全及防疫知识。

虽然有丰富的抢险抗灾经验,见过太多的险情灾难,但他心知,疫情的严重性不能低估,对疫情的防范一刻不得松懈,工人们若是感染了疫情,后果不堪设想。每日早晚,他们为工人测量体温,并依次做记录,用一双手搭建起工人检疫“数据库”。定期为工人宿舍消毒,向工人们宣讲防疫知识,已成为他们的工作日常。

“口罩最长四个小时就必须换一次”“吃饭时口罩摘下来了就不要说话”……工地旁的宿舍里,王永红不厌其烦地向工人再三嘱咐。

张志刚,负责项目前期防疫工作,每天带领组员对各个区域进行数次消杀。为确保现场安全,他对消杀工作进行了严格的量化规定:办公区、生活区、食堂、施工现场,每天消毒2次;会议室,每次会议结束后消毒1次;卫生间,一天4次;门把手,一天2次;地垫,每2小时一次,不给病毒留任何“余地”。在消毒记录表上,相关记录清晰可见、一目了然。

每位参与防疫战的工人们都是无名英雄。他们守护市民的安全,那就请让我们,为英雄的生命站岗!

在武汉的莽莽苍穹下,所有参与这场战斗的建设者,都是伟大的,在疫难面前,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为感染病人斫凿出生命的方舟。他们身后,那些默默守护他们的安全卫士,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央企是共和国长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灾难面前,央企责无旁贷。肩负急难险重任务,中建三局不推脱、不退缩、不畏惧,反应迅速、调度有序、组织得力,打出了一场漂亮的防疫仗,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建筑人的力量!

图为火神山医院航拍全景(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供图)

2020-02-17 ——中建三局建设武汉火神山医院纪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6435.html 1 3 与疫情赛跑 建筑人筑起“生命长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