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把好门 备好物 管好人

上海多个工地在防疫中稳步推进复工

在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各地的建筑工地陆续进入复工。建筑工地作为外来务工人员集聚的重点区域,如何在复工期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近期,上海的多个项目部各出妙招,有序地推进复工。

青浦区徐泾镇“天空之城”建筑工地

“工人还没有回来,目前在做防疫工作和开工的前期准备。”上海建工徐泾镇“天空之城”项目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道,“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都有,没办法逐个打电话。管理人员上班后,就第一时间联系到民工班长,通知工人延后、分批次回上海,错峰返工。”项目“小金库”中,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紧缺物资整齐摆放,甚至还有防护服。防疫物资储备够用半个月,施工单位正发动一切力量加紧采购。“即便具备复工条件,我们也会遵循错时复工原则,当前工地急需复工的是木工、钳工等工种,预计先期复工人员在百人左右。”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人回来之后,先进行14天医学观察才能上岗。”

工地原本有3个出入口,出于人员管理考虑,封闭了两个,目前只留了诸陆西路上一个出入口。去年底安装的“智慧工地”中的人脸识别系统,所有工人都需人脸录入系统后才能刷脸进出,闲杂人等很难踏进工地半步。“这还不是这套系统最硬核的地方,工地内还有一个远程红外线报警系统,即便是小猫小狗进入工地都会报警。”工程项目经理介绍道。

能发出警报的高音喇叭下面还有一个热感应摄像头,“这套系统是红外线热感应的原理,在发出警报的同时,后台保安就已经看到摄像头传来的画面,很快就会到现场,处置情况”,该项目经理说。工地内共配备8个远程红外线报警仪,制高点塔吊顶上还安装了5个360度监控摄像头,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套系统还配备了PM2.5及扬尘检测感应系统,一旦扬尘指标超标,便会触发喷淋系统进行降尘。

高科技加持下的防疫工作,人防同样不敢有丝毫懈怠。施工单位紧急租用了一闲置生活区作为返沪人员集中隔离观察区,共有9栋楼,其中6栋做隔离生活区、两栋楼备用。

据介绍,该工地高峰时期工人有470人,经劝阻,直到今天,一线施工人员“零”返沪。“我们预计有100多名木工、钢筋工等需要先期开工,已经统计了这些人的联系方式和身份证号码,错峰施工。”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创新创业大楼工地

位于杨浦区的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创新创业大楼项目,由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承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教育类单体建筑。自疫情发生以来,项目部对工地疫情防控提出了严格要求。项目部迅速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统筹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资源调配,压实防控责任,确保措施到位。建立了疫情防控信息报告机制,项目部建立员工健康状况台账,建立疫情防控信息报告机制,均设立疫情防控工作联络人,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及时收集员工假期行程及是否出现疑似症状等信息,每天报送所在单位疫情防控情况。编制发布应急预案,项目部发布《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指导疫情防疫工作。

人员管控方面,一是项目设立隔离区,外部务工人员返回项目时,需在隔离区观察14天,然后才能正式返工。二是落实体温检测制度。在施工过程中,每日落实工人体温测量工作,对发现异常的及时上报。三是加强门卫查验制度,项目部所有人员不得擅自离开现场、生活区域,同时严禁外部非施工人员进入项目现场、生活区域。与此同时,项目部通过QQ、微信工作群等手段广泛宣传防控疫情的健康科普小知识。通过防疫知识交底等方式,提高项目全体员工认识,并在出入口粘贴防疫标语,确保项目全员知晓。

物资保障方面,项目部及时增配各类防疫物资,紧急筹备口罩、84消毒液、消毒洗手液、防护口罩、体温计等防护医用品,确保各类防疫物资充足到位,为一线工友配发口罩。每日对办公区域及工人生活区喷洒消毒水。由于涉及地方多,每块区域都由专人监督并留影像资料。

昆阳路越江大桥重点工程

隧道股份路桥集团承建的上海昆阳路越江大桥等一批省市级重点工程也正抓紧复工。在保障防疫安全的大战“疫”中,隧道股份路桥集团为昆阳路大桥等重大工程,设置“五大关卡”,严防病毒侵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有序运转、重大工程高效推进。

进入现场“过三坎儿”。隧道股份路桥集团昆阳路大桥的大临、现场入口均设置了“检查点”,对复工人员必询问、必登记、必测温,掌握复工人员关键信息及行动轨迹信息。此外,项目部工区作业人员每天早上、下午两次体温检测登记,并于南岸码头等关键位置设置体温检测点,对上下船人员均要进行体温检测。

错峰组织,分段分期巧用工。项目部对接业主和属地防疫主管部门,按主桥、南岸、北岸分施工区域、分作业点、分阶段错峰组织复工,逐步安排返沪复工,尽量减少用工人数。每个班组每日明确作业点,合理调配作业人数,保持分散施工,严禁作业人员密集施工,材料等供应商实行提前一天报备制度,将车辆、人员信息提前一天报备项目部审批。

封闭管理,围挡宵禁保安全。项目部办公场所、生活区、施工现场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施工现场晚6点后关闭现场大门,生活区晚上9点以后禁止人员外出进入,实施最严格“宵禁”措施。此外,项目部、员工宿舍、码头门卫室均有人员24小时值守。

复工守护全覆盖。项目部实施所有复工人员“分批就餐”,并在餐区以鲜明的数字地贴,为每一名排队就餐人员标记当前排队人数,提示排队时分隔一定距离。此外,项目部每日两次对施工现场人员集中处、水上平台办公区、电梯及等候区,实施施工区域全覆盖的密集消毒。

属地联动保障复工。隧道股份路桥集团积极与当地社区、行政管理机构的沟通联动,设置“防疫员”岗位,由专人与奉贤区、闵行区卫健委、镇政府、村委会沟通联系,做好工地复工人员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等工作。同时,开辟启用“防疫应急仓库”,物资集中存放保管,由防疫员每日按需管理、配发防疫物资;并设立疫情隔离观察区则作为疫区复工职工临时隔离观察。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项目部

复工的中铁二十四局上海轨道交通地铁15号线项目部严格按照“三个覆盖”“三个一律”的要求,认真落实中铁二十四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部署,制订防控预案,储备防护手套、口罩、消毒液、红外线温度仪等物资,还从其他项目部调配口罩2000只,对在岗人员、返回人员进行分类分批防控。

项目部要求在岗人员坚持做好个人防护,每日量两次体温,进出勤洗手,分餐吃饭,减少外出。此外,项目部暂将17名返岗人员安置在酒店进行隔离观察14天,确认无异常再到工地。

在施工现场,项目部要做到“四必须”:入场必须测体温,必须戴口罩,必须实名登记,以及工前所有器具和机械必须消毒。

项目部对驻地及办公区域做到封闭管理,驻地每日全面消毒两次,严格对办公区尤其是门把手等重点部位每日两次全面消毒。与此同时,项目部还采用远程监控技术,对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口罩、安全帽等防护用品进行监督,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策划:顾今 何梦吉

2020-02-20 顾今 何梦吉 把好门 备好物 管好人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6489.html 1 3 上海多个工地在防疫中稳步推进复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