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汹汹,大“敌”当前。
2020年初,一场汹涌而来的疫情席卷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迅速向全国蔓延!
防控战“疫”不容半步退缩,挽救生命不惜一切代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为坚决打赢防控战“疫”汇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全军的医护人员不讲条件、冲锋在前,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带给他人,让人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
面对疫情,建筑大军在集结,建筑大军在出征,建筑大军在奋战,注满“同心战犹酣”的勇气,怀着“迎春俱欢颜”的信念,唱响了防控战“疫”中的建筑大军进行曲——
一
一支乐曲高扬起震撼灵魂的音响:武汉,你绝不孤单!
一个驰援的举措汇聚起磅礴力量:近2万“白衣战士”会战湖北。
心连着心,血管连着血管,让我不禁产生联想,联想到一座有着拯救危难的名字的医院:火神山医院,联想到建筑大军10天创造的一个奇迹——
1月23日凌晨,武汉全城进入紧急状态,与此同时,一个非同寻常的命令随之下达:迅速筹建一座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武汉版“小汤山医院”。
在这个紧急决策的背后,是异常严峻的疫情态势:不断增加的定点医院床位数量,远远跟不上疫情蔓延的速度。而新建集中收治疫情患者的医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有压力,减少交叉感染。
疫情是一场大考,越是危难时刻,越是重任在肩,越需要发扬过硬作风,保持战斗状态,办实事、解难题、稳人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中建三局领命出征。
可是,仅仅10天时间,能够建成一所这种规模的医院吗?
按照常规流程,3万多平方米建筑量的项目,至少要两年,即使在紧急状态下搭建临时性建筑也需要1个月,更何况在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上新建一所传染病医院呢?
疫情就是命令!火神山医院建设打响了一场大会战。
1月23日当晚,中建三局以及上百家各类分包单位的数千名建设者从四面八方星夜兼程奔赴武汉;1月24日除夕当天,上百台挖掘机抵达项目现场,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座小土山被连夜铲平,累计平整全部场地5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小,内转土方15万立方米,足以填满57个游泳池;中国中铁用23个小时,完成了医学技术楼主体钢桁架的现场拼装;中国电建48小时内支援140台配电箱,专为医院架设的24台箱式变压器伴着蜂鸣声接入到武汉电网,开始带电运行;中国移动湖北公司武汉分公司用3天时间开通了附近5个5G站点,实测网速达800Mbps,可保证2万人同时在线通信……
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火神山场外一样热火朝天:由5G架设的直播镜头外出现了5000万实时观看施工进度的网友,这些“云监工”们看到了建设者不舍昼夜的拼抢,令网友“戳中泪点”,更有网友称:每次点进去都看到希望!“致敬”“加油”“辛苦了”的弹幕不断刷屏……
同样“戳中泪点”的一幕幕场景,也在黄家湖畔雷神山医院项目施工现场演绎,也在作为关键时期关键之举的速成式“方舱医院”建设中演绎。
因为医院早一分钟完工,就可能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武汉应急医院建设引起外媒强烈关注。福克斯新闻探寻:中国为什么能在一周内建好一座冠状病毒专用医院?英国广播公司(BBC)追问:中国怎么能如此之快建起一座医院?
面对突然的疫情,“中国速度”在全球实力圈粉。
如果没有奋战在一线人员的付出和牺牲,所谓的“基建狂魔”就只是一句空谈。我们要致敬每一位在一线与时间赛跑的建设者,你们的拼搏让被病魔击倒的同胞看到了希望!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建筑大军敢于迎难而上,用铁肩膀扛起硬任务,以善作为啃下硬骨头,这是一种无声的引领,更激发出“跟我上”的强大战斗力。
二
一条标题凝聚迎战疫情的底气:“上海堡垒”需要共同守卫。
一个新闻事实体现了使命和责任的担当:为疫情防控设施迅速扩容贡献专业力量。
心连着心,血管连着血管,让我不禁产生联想,联想到建筑大军中的一家具有强烈责任感、并且具有强大综合能力的建筑龙头企业——上海建工。
曾经在全国各地和海外建设过上百座医院,在医院新建、改扩建和运维服务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品牌优势,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战“疫”中,上海建工积极实施沪上三大医院改扩建,为打赢这场战“疫”贡献了专业力量。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新增留观病房的应急改造项目,由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承建。由于疫情原因,院方当即决定将项目的农民工宿舍进行改造作为新增留观病房。接到任务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主动对接医院基建处,发挥熟悉现场情况的优势,积极谋划,主动为落实改造方案提供建议。1月25日大年初一,第一时间组织启动,仅用半天时间清理完毕农民工宿舍,并经过2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于1月26日大年初二顺利完成设施改造。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根据医院“再次新增留观病房”的决定,项目部又迅速完成了利用现场项目管理办公区域改造留观病房的方案制定、搬迁、改造实施以及开办等工作,于2月4日投入使用。
——上海华山医院病房综合楼改扩建工程,由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承建。改扩建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华山医院整体医疗硬件水平,对持续提升医院的服务民生能力与学科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开工以来,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克服施工场地狭小、周边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精心策划,合理布局,有效降低周边影响,保障了院方施工期间持续运营。在疫情防控期间,项目部积极配合院方,迅速腾出项目部部分办公区、会议室及仓库等场地,作为华山医院物资堆放场地,并积极安排管理人员帮助华山医院赴机场等地搬运防控物资工作。此外,项目管理人员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配合华山居委会开展了张贴防疫宣传海报、防控外来人员进入社区、告知居民领取口罩等志愿服务。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发热门诊留观病房项目,由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承建。1月28日承接项目任务后,项目部火速组织工作力量,1月29日召开紧急启动会,进一步明确了项目的各项施工要求,1月30日正式启动施工。项目由两层共28间标准集装箱板房组成,上海建工五建集团建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形成了统筹协调、快速响应的组织架构,配备了16人的项目骨干团队。1月31日,项目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9名党员共同承诺,确保项目建设任务顺利完成。经过土建与安装紧张的交叉施工,两层结构施工全部完成,外总体全部完成,安装施工全部完成,整个工程优质提前竣工。
与时间竞速,与疫情抗争。上海建工人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彰显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彰显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
三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
一场企业的大考就在眼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
一份让党放心、让社会满意的答卷必须交出:走向有序复工,亮出“绣花功夫”。
心连着心,血管连着血管,让我不禁产生联想,联想到一次特殊的复工,联想到这次特殊的复工所带来的特殊的意义——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上海建工上海市政总院接到一份特别的委托——上海江宁路桥防汛墙和桥接坡安全隐患应急抢修工程。
江宁路桥作为上海市区内主要交通线路及周边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保障设施运行安全受控,须拆除并重建防汛墙,检测相关桩基及视情补桩,并对桥接坡段高填土采用轻质材料进行换填。接到委托后,总院积极响应,多次召开抢修方案专题会议,科学编制方案、合理安排工期、精心组织队伍,于1月23日正式开工。经过12天昼夜不息的抢修,江宁路桥第一阶段于2月4日清晨5点顺利通车。
项目实际开工之日,武汉“封城”之时,疫情来势汹汹,容不得丝毫懈怠。
总院高度重视,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建立疫情防控体系;根据上海建工集团十条安全指令要求,现场积极落实领导带班及晨会制度,做好农民工教育及交底工作,每日至现场进行安全督查;日常做好专检及巡检,编制各项应急预案,完善交通组织方案,落实以小时计的工序计划。除了编制《疫情防控人员体温测量台账》和《疫情防控消毒登记台账》外,按照《上海建工集团防控疫情通知》要求,江宁路桥项目部专题召开会议进行交底教育,加强工地现场管理,遵守“三个覆盖”和“三个一律”的要求,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做好工地人员的监测排查,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确保项目正常运转。
要如期完成江宁路桥抢修这一重任,就要发扬过硬作风,就要有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硬核”行动。总院EPC项目管理人员身先士卒、踊跃报名,轮岗加班、放弃春节休假,并落实了领导带班制度。
与时间竞速,与疫情抗争,全程“白加黑”。
2月1日,由于生产企业不得提前复工,C60商品混凝土一砼难求。为此,一方面落实专人驻厂沟通,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市道运局、商品砼企业所在地建交委,经市区两级领导高效协调,最终在半天内完成了商品混凝土复工许可手续办理,并于1日中午顺利浇筑。
其实,在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刻,上海建工医院也组织精兵强将,共同战“疫”。在接到紧急通知后,经过数小时筹备,首批支援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医疗队,就踏上了征程。
防疫情、保运行、促发展,在迎接复工的日子里,上海建工安装集团面对依然严峻的疫情防控局势,提出了“五个进一步”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依法防控,切实做好重点地区来沪返沪员工医学观察;进一步加强属地防控,切实做好本单位办公场所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强有效防控,切实做好工地复工的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工作不断不乱。
防疫情、保运行、促发展,在下发了《构筑疫情防控严密后防线通知》后,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节后复工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不仅对复工后各大办公基地作出了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的防控部署,包括基地通道、出入口的调整,办公楼通风、消毒要求,也包括食堂把好人员及食品准入关,以及员工进入食堂的就餐流程。而且结合工地实际,充分做好复工前的疫情防控准备工作,成立工地疫情防控小组、建立贯穿项目部和劳务企业的防控管理体系;做好复工前的各项疫情防控预案,特别是公司“全国化”区域市场各单位和项目部,要根据属地主管单位和部门要求,依法依规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防疫情、保运行、促发展,在每一位上安物业人的心中,有一种年味叫坚守。如果说一线医务人员是抗击疫情的“前方冲锋队”,那么物业人员则是防控疫情的“后方守门人”。无论在虹桥交通枢纽、上海中心大厦、上海建工医院,还是在千百里之外的四川眉山、温州瓯江口,都有上安物业人不惧风险、守望相助的身影。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们用热血和赤诚,筑起坚实的防护盾。从更换上海中心大厦空调过滤网1163片,清洗滤网333片,对156台空调箱喷洒消毒剂,到每日两次对建工医院大楼公共部位进行消毒,检修各类机电设备;从测温抬了数千次的胳膊,到风尘仆仆的脚步;从被口罩勒出深深印痕的脸,到手套里肿胀泛白的手……
面对“黑云压城城欲摧”,自有“甲光向日金鳞开”。一支建筑大军正一路向前,奋进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战“疫”的进行曲中。
孟好转 郁 锋 陈幸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