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业界·观点

疫情下的水泥行业将迎挑战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为大家关注和谈论的焦点。与17年前爆发的非典事件相比,这次的病毒传染性更强,对经济的影响将更大。对于水泥行业而言,这一轮病毒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呢?

水泥需求恢复期延后

往年,元宵节之后,全国水泥需求逐步恢复,尤其是民用市场水泥用量会明显增加。今年春节则比往年早,正常节点水泥价格会在元宵节后最迟两周内(即2月下旬)企稳并出现反弹起色。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水泥需求恢复期将被后延。

各地政府部门也陆续发布了延迟复工的通知,受此影响,建筑活动、水泥生产活动均受到限制,运输受限持续的时间则会更长。农村市场也广受影响,农村封路,农村水泥消费基本“冰冻”,复苏时间将大大拉长。

1月28日,钟南山院士曾表示,疫情应该在一周或者十天左右达到高峰。以此估计,2月9日后,疫情将被有效控制,病例增速会呈回落态势。但即使出现回落,短期内建筑活动预期也很难快速恢复,3月初建筑项目水泥需求恢复也属于相对乐观的判断,中间还涉及到民工返程、运输限制解除等时间上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可能的不确定不利天气,恢复至常态出货水平的时间或在3月中下旬左右。

因而,笔者认为,一季度水泥需求恢复期延后,乐观预期至2月底开始恢复。应警惕同比去年一季度需求可能出现的下滑,做好充分预估,受灾较严重的地区恢复时间或更后一些。

涨价期预计与去年相对一致

由于春节较早,虽然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但与去年比,水泥价格反弹期或与去年较为一致,预期在3月中下旬左右。

不过,与受灾较为严重的核心城市相比,相对而言水泥熟料生产线所在的地区受灾较轻(熟料生产线相对偏僻,远离市区)。在政府要求的复工时间之前,虽处春节假期、企业检修和部分地区错峰生产期,南方地区不少企业生产线仍有正常生产的情况,如华东的安徽、江西等地企业,也有近期被叫停生产的浙江部分地区以及企业明确表态延后生产的西南市场。

目前,华东地区熟料库存较去年同期低1~1.5成左右,低库存本身有利于节后价格的恢复。然而,目前这些企业增加库存显然不利于后期市场的稳定。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市场处于长江上游,熟料库位相对偏高。在市场需求恢复期,沿江市场预期会受此影响,水泥、熟料价格回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笔者认为,价格恢复时期或与去年相对一致,但受民用市场需求萎缩、可能的熟料库存回升及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价格恢复幅度或也较为有限,难度也加大。在3月中上旬之前的一个月,水泥价格预期将呈回落态势,若疫情时期拉长,上半年小旺季或难恢复跌前价格水平。

下半年则相对乐观

2003年非典期间,广东、北京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两地的水泥需求均受到影响,疫情高峰结束之后,广东水泥需求快速恢复,行业从一季度的亏损到逐渐扭亏,北方市场7月之后也有明显的恢复。本轮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对水泥价格、企业效益、水泥需求均有冲击,疫情终止之后,建筑活动将有望大力度恢复,笔者对下半年水泥市场相对偏乐观。

新增产能方面,或受此次疫情影响,部分生产线投产时间将有延后,有利于区域市场的稳定,放缓冲击。

(隋妮)

2020-03-09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6738.html 1 3 疫情下的水泥行业将迎挑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