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中外承包商道

大疫当前凸显责任担当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项目稳步推进

当前,各国在加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也在努力确保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的正常进行。疫情期间,作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项目,缅甸小其培水电站、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项目和尼泊尔上马相迪A水电站在加强防控的同时,稳步推进建设运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缅甸小其培水电站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供电,保障当地民众用电需求”

当下正值缅甸旱季用电高峰,中企承建的缅甸小其培水电站内,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方和缅方员工密切配合,保障着缅甸北部电力供应。该电站2013年投运,是缅甸北部民众生产、生活用电的最主要来源。

据统计,小其培水电站今年2月单月发电创同期新高。电站安全总监郑福民表示:“疫情期间,中缅员工共同坚守岗位,保障着缅甸北部克钦邦160万民众用电。”据介绍,电站严格按照有关境外项目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要求,对电站现场人员和计划派出的中方人员制定了严格规定。自1月25日起,电站为所有工作人员发放了口罩、酒精及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并通过循环广播普及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正确洗手等知识。此外,电站严格执行中缅两国规定,对派往缅甸的中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后,采取“中国14天+缅甸14天”的隔离方式,确保工作人员健康上岗。

“公司为员工配备了防护用品,每天督促我们戴口罩、量体温,勤洗手,这些措施让我们感到很安全,也让我们非常感动。”电站缅甸员工哥佐敏昂感慨地说。

与此同时,电站负责人主动向所在地政府、卫生机构和村委会说明情况,为周边社区民众送去缅文版疫情防控资料和口罩等防疫物资。缅甸《北方之星》杂志总编辑吴温丁感叹:“小其培水电站值守员工日夜奋战,一手抓防疫,一手抓供电,保障当地民众用电需求。中企的敬业奉献精神值得钦佩!”

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项目

“中国企业具有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作为老挝重大水电项目,由中企投建的南欧江梯级水电项目多措并举防控疫情。作为疫情防控措施,南欧江项目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确定了“首责防疫、力保度汛、稳推电站建设和电力生产”工作目标,成立流域疫情防控机构,统筹谋划和协调执行防疫工作。

虽然项目人员、物资进场等受到疫情影响,但项目施工依然有序进行。中国电建集团及时调配资源,调整施工顺序,稳步推进大坝混凝土面板施工、机电安装和运维筹备等工作,力争把疫情对施工的影响降到最低。截至2月底,南欧江一期投产机组累计发电超过47亿千瓦时,给老挝及周边国家提供了稳定的电力支持。

南欧江二期各级电站正在施工中。在建设现场,针对人流、物流量相对较大的特点,公司统筹参建各方执行联防联控机制,就疫情可能对项目生产建设的影响、在途设备物资、待返岗人员等进行了全面摸排,编发《疫情防控处置方案》和应急处置卡,加强防疫知识宣传,与就近医院建立联动,现场进行集中管理,严格执行人流物流的消毒体测和防护工作。

老挝南欧江流域发电公司副总经理本蓬·格萨达萨2008年就来到水电站工作,从参与移民搬迁到负责电力营销,12年来,他见证了企业的蓬勃发展。他表示,多年来的属地化管理和本土化经营经验,确保了南欧江梯级水电站在疫情期间的有序建设和平稳运行,“中国企业具有强大的抗风险能力,艰难时刻更显责任担当”。

尼泊尔上马相迪A水电站

“树立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尼泊尔水力资源丰富,上马相迪A水电站承担着首都加德满都电力供应的重要任务。面对疫情,电站管理团队不断细化疫情防控措施,科学调配现有在岗技术力量,尽力分解量化日常工作,将工作任务明确到人,完成时限精确到以小时计。

今年以来,库区来水量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针对这一情况,上马相迪A水电站与尼泊尔电力调度中心密切沟通,及时调整每周发电计划与机组维修计划,1—2月份累计发电量突破4890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745万千瓦时,有力缓解了加德满都长期以来分区轮流停电的困境。

水电站建设高峰时期,聘用了当地1500多人参与工程建设。进入运营期后,尼方聘用人员146人,占员工总数的73%。电站合同部副主任希苏巴20多年前曾在中国留学,他说:“上马相迪A水电站树立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特别是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中企展现了应对危机的能力和对当地社会的责任担当。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我坚信中国经济将很快恢复,迎来更好的发展。”

柬埔寨暹粒排水改建项目

“体现了中国企业的担当”

在柬埔寨暹粒排水改建项目工地现场,28岁的陈桑紧张地做着笔记。作为现场材料登记员,每天进出材料成百上千种,需要心比针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柬埔寨有些企业停工,但我们的项目没停工。”中国企业的防护措施让陈桑感到安心,“公司给每个人发放了口罩和防护用具,对我们进行了安全防护教育。我相信我们能战胜这次疫情。”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保证项目正常施工,这体现了中国企业的担当。”项目政府关系主管陈玲玲说,公司除了每天定时在办公区消毒、给每个工人发放防护用品、要求员工戴口罩和勤洗手外,还进行防疫知识安全教育,让每个员工都清楚了解注意事项。“我相信中国能战胜此次疫情,中方用行动为我们注入了信心。”

暹粒因世界著名景点吴哥窟坐落于此而闻名。暹粒市交通厅官员梅何普介绍,市政管道年久失修,工厂和居民把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或周边池塘,造成河流与地下水严重污染。环境不断恶化,也影响到旅游业发展。2018年11月,暹粒排水改建项目开工。因施工管道埋深8米,并需穿越市中心,管道铺设采用了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的非开挖顶管技术。北京城建集团柬埔寨暹粒排水改建项目总经理齐飞介绍说,顶管技术在柬埔寨尚属首次应用,因此这一项目一开始就受到业主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团队参观学习。

新冠肺炎疫情给施工带来了很大挑战,春节前回中国休假的部分工人无法按时返工、自中国国内采购的部分物资运输受阻等。项目部采取相应对策,紧急招聘当地工人培训,在柬埔寨寻找短缺物资的替代品,尽量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此外,公司与当地防疫部门密切配合,采购防疫物资分发给在岗员工,对自中国返回的员工严格执行14天隔离措施等。

“中企在施工过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难,为暹粒的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梅何普也是暹粒排水改建项目业主负责人,他说:“根据合同,疫情期间施工单位可以停工并向业主方进行相应索赔。但鉴于项目对暹粒污水治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中方决定继续施工,并承诺在原合同工期的基础上提前交付。”更让梅何普感动的是,中国企业对工人一视同仁,统一进行防护教育并发放防护用品,同时带动当地政府部门加强对疫情的防控。

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长线

“中企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项目带来的不利影响”

2月23日,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长线通车仪式在斯里兰卡帕拉图瓦镇举行,斯总统戈塔巴雅等出席通车仪式。

南部高速公路延长线全长96公里,连接首都科伦坡、马特拉市、高勒市和汉班托塔市,将斯里兰卡两大港口和两大机场之间的车程从原来的四五个小时缩短到两小时,极大促进了斯里兰卡全国交通骨干网络和物流与旅游的发展。

得知疫情发生,中国建筑斯里兰卡分公司行政助理乌达亚起初有些担心:“工程到了最后收尾的紧要关头,会不会受影响?”公司迅速出台的应对举措让乌达亚悬着的心放了下来——项目现场公告栏里,迅速张贴出关于病毒和防护的知识;对办公区、办公车辆消毒;要求员工佩戴口罩,返程人员单独隔离,每天两次测量员工体温;要求员工勤洗手、避免去公共场合;来访人员洗手消毒、检测体温、佩戴口罩后才能进入办公区……

项目环境工程师加纳说:“我们的工作没受到影响。中国企业还积极配合斯里兰卡公共卫生部门工作,联系卫生防疫人员到项目现场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收集当地可收诊疑似感染者的医院信息等。这些防疫措施消除了大家的疑虑,确保了项目施工进程。”

“中企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项目带来的不利影响,体现了担当精神和强大动员能力,确保了公路如期顺利通车。”斯公路发展局官员、南部高速公路延长线项目业主代表坎达姆比表示。

(本报综合报道)

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长线通车

日前,在老挝琅勃拉邦省孟威县,中企承建的南欧江三级电站首台机组转子顺利完成吊装。

柬埔寨暹粒市排水工程

2020-03-12 大疫当前凸显责任担当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6771.html 1 3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项目稳步推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