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建新材”)积极响应“战疫情、稳生产、促发展”复工复产要求,按下复工“启动键”以后又开启了“加速键”,使得各项生产在抗“疫”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全天候”生产保障
京建新材“新科公司”为确保复工复产人员需求,通过“一站式”返岗计划,有序安排劳务人员分批次、包专车回厂区复工,在厂区严把“进门筛查—进京隔离—封闭管理”三道关,保证职工安全上岗。
当前,新科公司大兴厂区已生产叠合板500余块,南口厂区已生产盾构管片240余环,高效保障了招商南邵项目、魏善庄装配式项目、地铁17号线03标、16标、19号线05标工程的复工发货,文安厂区已开始进行复工前厂区整理、设备检修维修、项目工期排产、图纸深化现行等工作。公司现跟踪管片工程10000余环,跟踪装配式构件工程20余万立方米,为生产任务饱满夯实了基础。
“信息化”高效办公
疫情期间,天津分公司使用“钉钉软件”协同办公,实现了员工实时位置打卡、身体健康信息采集、多人远程视频会议、返津职工乘坐车次安全查询等精细化管理,有效避免了职工之间近距离接触的风险,全方位保障了职工安全,使职工之间在工作沟通上更加便捷高效。
“大数据”联防保障
为保证复工复产过程中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浙江京创公司积极运用“衢州健康码”服务平台,把大数据赋予的联防联控机制运用到企业职工健康检测、精准防控上来,并对公司各项设备进行隐患排查,对各施工单位开复工情况进行跟踪,确保“零隐患、零风险”复工复产。
“云对接”供应模式
面临有的供货商没有复工、原材料运输困难等难题,“五建搅拌站”迅速摸排供应商产能及人员信息,根据数据筛选匹配,通过线上对接供应商开展“云对接”摸底调研,挑选最符合条件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复工以来,该站储备原材料3.3万吨,产能完全满足任务需求,目前已开始为北京市广渠路东延道路工程2号标段、广渠路东延(怡乐西路-东六环路)道路工程1标工程供应混凝土。
“AB角”分散生产
“茵莱公司”组织协调非疫情重点区域的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首批复工复岗,并严格做好各项防疫工作。在跟进了解了济南建邦唯园C、D地块工程和建邦中铁永靓家园门窗生产项目的复工需求后,生产车间职工实行“AB角”管理,分散工序、集中组装,实现“不聚集”生产。目前已生产1600平方米的门窗,确保企业平稳有序恢复生产经营工作。
“严细实”防控措施
“建恒站”严格按照公司防疫要求,制定完善该单位疫情防控管理方案,从最基础的进门测体温、防疫消毒到拆除所有门帘、易密集的公共区域设置等候排队“一米线”等细微措施开始,不断的深化和细化防疫方案,制作了12张涵盖整个防疫工作的附表,夯实了基础工作。
“无缝式”管控模式
“建均站”对返岗职工实行“无缝式”管理,每名返岗职工必须填报《疫情防控个人信息调查及上岗申请表》,内容包括春节期间个人位置信息、返京路途信息及春节期间高危接触信息等,并将《个人轨迹证明》查询截图、回乡居家隔离证明、返京居住地隔离证明、租住地出入证等信息打印并签字确认,在隔离满14天后,由本人申请,本部室部长、综合管理部批准,上报领导审核同意后,方可上岗复工。
“多维度”防疫宣传
“燕钲混凝土公司”通过站内微信群转发各种疫情文件、挂图、标识,办公及生产区域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标语以及内部学习资料进行“接龙”学习等形式,加大对已返岗复工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职工防疫意识。 (京新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