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建筑人物

复工战“疫”“守门”人

——记中建四局遵义汇川体育公园建设项目的共产党员

□通讯员 白 云

中建四局土木公司遵义分公司汇川文化体育公园建设项目复工有些日子了,职工们对复工防疫中的共产党员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们是“领头雁”,“像个党员的样子!”

张世龙:“拼命三郎” 双职双责“啃骨头”

项目经理张世龙是个为人低调,稳重实在,一丝不苟的人。体育公园建设项目要求今年9月交付投入使用,他感觉真是“压力山大”。他苦思冥想的是,既要抢工期,还要做好特殊时期的防疫工作;工程项目位于繁华地带,人流量大,参建工人来自四面八方,防疫风险极大,这让他辗转反侧。

他深知,抗疫复工意味着要把失去的时间和损失抢回来,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必须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严防死守疫情防控,强化管理,工作责任到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任务如期完成。他首先就在 “项目部群”发出特殊时期复工防疫实行倒排工期、“双岗双责”的动员令。

防疫是头等大事。刚批准复工,张世龙就风风火火在项目部微信群召集“开会”,要求党员在工期紧、任务重的特殊时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名党员丛涛、廖江平、税清山一致表示:“我们保证顶起!”“这个你放心,有啥难事我们上!”此时,张世龙经理眉头舒展,心里有了底气,随即与大家商定眼前的急迫工作,分头落实到人,绷紧了复工战“疫”这根弦。

仅两天时间,口罩、一次性手套、酒精消毒液、测温仪等物资准备到位,《防疫应急预案》《防疫排查管控办法》《防疫责任人员值班表》编写完成并公示上墙,进工地防疫卡口也布置完成。

在这个重点“疫”线,分公司火速在项目部成立了党支部,构筑了“战斗堡垒”。项目部也随即成立了“复工抗疫领导小组”,兼任书记的张世龙担任组长,同时通过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项目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张世龙担子更重了。不光是这个工地,他还肩负科技馆工程的决算和汇川安置房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实在忙不过来,他索性把“家”全搬到工地上,住简陋工棚,24小时值守。

上班时间,总是放心不下的张世龙时常站在卡口,检视进工地人员测体温,反复告诫卡口检测员按程序规定严格检测,不准有半点马虎!防疫排查检测员笑着说:“领导放心嘛,我们严格检测就行了。”张世龙再次严肃地说“检测并不复杂,我要的是你们那份认真和责任心!”

抗疫工作事关国家大局,搞不好会给社会添乱。张世龙唯恐有疏漏,亲自带领党员,带着测温仪和酒精壶检查防疫消杀、卡口检测、工地防疫,拍摄资料。看到书记如此严谨、细致,随同的党员感慨良多,心生敬意,私下说:从张书记身上,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担当。”

作为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一般工程,久经沙场年近花甲的张世龙可以说成竹在胸,轻车熟路。而这个工程“遭遇”的特殊情况,张世龙还真不敢掉以轻心。要命的是防疫、进度、质量、管理、效益之间的诸方矛盾,其中任何一环出问题必定全盘皆输!深夜,张世龙梳理方方面面工作,准备第二天的安排:白天,开完会又急匆匆跑工地检查巡视,解决发现的问题;工地回来又忙着防疫、进度、质量、安全等问题的处理,一忙完他又到工地去了。一个工地,就是个“小社会”,包罗万象,大事小事一大堆,他都了然于心,生怕哪个环节出问题!防疫检测的测温仪坏了,没人手,他都要亲自开车把它换回来。有时忙得顾不上吃饭就不吃,实在饿了就泡碗方便面对付一顿。看他忙得疲惫不堪,大家关心他,叫他注意身体。他只是笑笑:“累,是有点,这个工程特殊,不这样交不了差,脱不了手。”同事们打趣说:“他跟这个工程‘干’上了,真是个‘拼命三郎’!”

税清山:临危担当挑大梁

共产党员税清山,前不久从机关调到项目部,任综合办办事科员。

税清山来到项目部恰遇抗“疫”复工初期的紧张阶段。眼见项目部经理张世龙正为这个特殊时期的工程忙得不可开交,税清山心里有了旁人不知道的想法。

税清山是高级政工师,再有几年该退休了。去年在上海军医大作胃镜活检手术大出血,命悬一线,经两次抢救才脱险,至今仍需服药止痛。本想消消停停地等待退休了,面对“战时”工程项目复工防疫困难重重,从内心,他有了新的感悟:我是党员,关键时刻,振作起来,为这个特殊工程复工防疫尽心尽力!冥冥中,他感觉自己如“涅槃”般获得了“重生”。

税清山主要负责党建、内务等工作。综合办人少事多,他不分份内份外,先后把工会、宣传、文书等工作都主动承担起来,以实际行动体现担当。他见项目经理兼书记的张世龙实在太忙,就主动顶上,担起复工抗疫领导小组副组长重担,挑起了工作的大梁。

抗“疫”工作是复工的首要工作。为了复工防疫立即展开,《防疫应急预案》《防疫排查管控办法》《防疫责任人员值班表》《以党建引领项目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必须两天内编写完成,并公示上墙。税清山主动承担,放弃休息,见缝插针,强忍胃痛,熬夜加班两天编写完成,保证了防疫复工及时有序开展。

最繁忙的是周一至周五。税清山每天都7点钟赶到工地,准备好口罩、测温仪、消毒液、登记表,检查测试完毕才放心。防疫排查值班当“守门人”,他主动给自己安排每周三天白班。习惯了的食堂围桌用餐,是防疫的漏洞,他提出公筷分餐、分散就餐。领导和同事们顿悟,连声说:“对,对,对!”遇到“急件”,他就在办公室加班熬夜,直到完成才回家。怕防疫出问题,一有空闲,就要到卡口、工地检测巡视。测温仪缺少遥感功能,他动脑筋想办法,用一次性塑料薄膜手套套在测温仪和值班检测员手上,测温仪既能贴近又能准确检测。忙于防疫工作,他顾不上照顾“宅”在家“网学”的儿子。儿子总是哭着抱怨:“爸爸,你为什么不管我!”

一个老同志、老党员,在消沉中自责自省,在自我与党性的“冲撞”中唤醒党员的责任与担当,难能可贵!

廖江平:身先士卒 兑现诺言

“请打开手机扫健康码,并在登记册上登记自己的真实情况,您的体温是……”这是防疫“守门人”项目部生产经理、共产党员廖江平“守门”不知要重复多少次的话。

谁都知道,生产经理其实是最忙的。工地的大事小事都要找他。因为缺人手,他主动兼起了共青团、监察员工作。他是复工抗“疫”领导小组成员,还要参与防疫工作的计划方案制定、具体实施安排。

从2月下旬开始正式复工,因防疫检测点人员排不过来,廖江平主动当起防疫排查的“守门员”。很多人不解,笑他:“生产经理当防疫检测员,找不到事做了?”廖江平挺了挺胸膛笑着说:“‘守门员’也是事嘛。戴起红袖套,你看我像不像个‘守门员’?” 大家都笑了。工人们当然不知道,作为党员,当初在党员“微信”会上,那句“这个你放心,有啥难事我们上!”就是廖江平对支部书记张世龙说的。廖江平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

廖江平每天来往于施工现场与办公室之间,一天不知道要跑多少趟,人员安排、工序搭接、质量进度、安全生产、材料供应……他都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安排、调整、协调,为的是抗“疫”复工这个特殊工程顺利完成。他手机上的微信运动步数显示,天天都是几万步。

一个大小伙子,身体还是不错的。有几天他觉得打不起精神,浑身发软。在这抢工节骨眼上,他告诫自己,再累也要顶住。同事再三问他要不要看一下病,他说,“没事,就是有点疲倦,休息一会就好了。”起身喝了口水,戴上安全帽、口罩、红色袖套,又到施工现场去了。项目部的同志都说:廖江平,好样的!

榜样的作用是无限的。几个党员在防疫复工中的表现象“蝴蝶效应”在项目部产生了不小的反响,鼓舞了大家。共产党员、安全部经理丛涛,项目部总工陈永超、综合办主任祝贺、动力负责人陈勇、商务部负责人蒋明秀等管理干部,也纷纷请“战”,加入复工防疫队伍中,织密了复工的“防疫网”“安全网”。

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张“答卷”,项目部每一个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如今,基坑开挖,钢筋绑扎,支模、混凝土浇筑,按倒排工期计划完成!项目部:风气变了,节奏变了。工地:热火朝天,紧张繁忙,一天一个样……

2020-04-02 ——记中建四局遵义汇川体育公园建设项目的共产党员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7237.html 1 3 复工战“疫”“守门”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