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协会动态

浅谈如何保护古建筑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上海市闵行区智能环保科技企业联合会会长 徐君双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1982年根据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单士元三位先生提议而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并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均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且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制度,并明确规定由国务院制定保护办法。

2005年10月1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正式施行,确定了保护原则、措施、内容和重点。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凡是老城的历史分区,往往同时存在历史环境保护、旧城改建、新建筑建设的矛盾与统一问题。因此, 保护规划、强调基调的作用至为关键。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老祖宗留下了2.47万余处历史建筑,13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9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中历史文化名镇312个),875片历史文化街区,这让我们子孙后代深感保护古建筑、传承文化遗产任重而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时,曾为《福州古厝》一书撰写了序言。他提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古建筑是科技文化知识与艺术的结合体,古建筑也是历史载体”。2018年,习近平主席视察广州市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时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习主席阐明了生态、人文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关系。

近年来,全国很多城市都在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很多历史建筑得以保护。如上海市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于2019年7月24日发出了《关于做好文物保护建筑火灾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提示的函》,指出:“文物建筑是人类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建筑安全对于弘扬文化、传承文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闵行区有:七宝老街、交大农学院内的斗姆阁、四面厅,原普慈疗养院、亦庐旧址、七宝天主堂、秦伯未故居宅院、胡信义商号住宅、召家楼等上百处历史建筑和仿古建筑保护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建筑离现在越来越遥远,但先人在古建筑设计、建造、材料应用中的智慧、文化依然值得学习借鉴,作为炎黄子孙都应一起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而仿古建筑的仿造、“仿木铝板”等仿古材料的产生和应用,均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举措。在新时代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发展现代建筑,更要吸收古建筑中的文化精髓,走出中国特色建筑之路,让中国古建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

为了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减少森林砍伐(每吨氟碳仿木铝板可替代木材三立方米以上),保护历史建筑、传承古建文化,在木材资源匮乏的我国,以铝代木,仿木铝板等仿古新材料应运而生;“仿木铝板”、以铝代木等新型材料在我国中式仿古建筑(含古建筑)装饰和修复中开始推广应用。“仿木铝板”具有“绿色、低碳、环保、资源再生、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树木砍伐”的环保优势,对保护我国生态环境能起到较广泛的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景区古建筑翻修、木结构和木石结构仿古建筑迅速兴起;近几年,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大多是仿古建筑)成为旅游热点。作者走访了去年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举办的第三届“品牌强国”论坛上荣获“中国行业创新十大品牌”“中国行业领军企业”的中境集团上海古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及上海秋阳金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仿木铝板”专业研发和生产基地,了解到目前全国大多数文旅项目均采用了仿木铝板等新材料,以铝代木可大幅减少我国森林树木砍伐(每吨水印氟碳木纹铝板可替代木材3立方米以上),保护生态环境。“古境牌仿木铝板”就是“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两山理论”的实际践行者。

我国古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木材,损坏原因主要是木材的腐烂,因此避免不了定期对古建筑进行维修和修复;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新材料的使用不一定是完全替换原材料,而是补强或加固原材料、原结构,如古建筑的梁、柱腐蛀,可以使用“仿木铝板”(金属)材料来修复,因它可起加固作用。对古建筑的维护和修复必须坚持原真性,要保持古建筑本身和它所代表的美学性和历史性,仿照古代建筑风格,利用现代新型材料科技使古建筑修旧如旧,并把损坏程度降到最低。进行古建筑修缮时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保护古建筑,保护其文物价值。

古境牌氟碳4D仿木铝板具有原木的自然纹理,质感很强,与实木产品相比,无论刚度、硬度以及防水防火性能等各项指标都完全领先于实木产品。“仿木铝板”绿色低碳环保、防潮防腐防水、20年不褪色、基本无须维修。“仿木铝板”作为一种新型仿古材料,具有环保性、防火性、可塑性好,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氟碳4D仿木铝板可应用于文化历史名城、历史建筑的室内外装饰、修复、维护,仿古建筑、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古代建筑、博物馆、纪念馆、名胜古迹、传统宗教寺院、历史建筑、文物建筑、旅游景点、传统造景、古村落群、书画廊、园林小品、河道两边的仿木防护栏杆、包括政府文化宣传架等部位。

建议:要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不但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的精神内涵,更要学会如何保护历史建筑、如何应用古建筑修复新材料等全方位工作。保护好古建筑,就是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2020-04-23 □上海市闵行区智能环保科技企业联合会会长 徐君双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7567.html 1 3 浅谈如何保护古建筑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