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绿色建材·装饰

竹钢装配式建筑在城市公园绿地大显身价

——上海嘉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阮建荣访谈

□李兴龙

“上海设计100+”是该市自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创意城市-设计之都以来的一项产业规模大、涉及领域广、落地效应明显的文创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该市近年来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取得的成果。日前,笔者走访了该项活动入围奖得主上海嘉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阮建荣。

笔者:你公司入围的“东茭泾公园生态竹钢装配式建筑”是所有参赛项目中唯一体现竹元素的实践作品。请您谈谈项目的设计理念?

阮建荣:竹钢装配式建筑是我公司致力研发“以竹代木”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东茭泾公园是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区“撤二建一”之后的大型生态绿地,同时又是一个“海绵城市”试验单位。为能做好这一民生工程,我们把自主研发、设计的竹钢装配式建筑在公园内营造了“景观亭”“公共厕所”“廊架”等,把环保要素融入生活,把绿色审美沉浸闹市,把资源节约维系生态,以唤起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同时,这个项目也彰显着都市人文、绿色、健康的亲和之美,以丰富当地民居文化生活内涵。

笔者:据了解,竹钢装配式建筑的主元素是重竹和钢材。请问“重竹”的概念是什么?东茭泾公园竹钢装配式建筑——智能公共厕所的“设计特色”体现在哪方面?

阮建荣:从山上砍下来的竹子通过加工而成的户外竹材,我们称之为“重竹”,这种竹材现在广泛用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的建筑装饰和景观文旅区域的桥梁、公园里的亭台楼阁等,很符合我国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战略要求。“重竹”具有刚韧相兼、耐腐蚀、耐磨损的特征。

“重竹”理论定义是通过纤维化竹束帘制备技术、酚醛树脂均匀导入技术、连续式网带干燥技术、大幅面板坯铺装技术、成型固化技术等多项技术集成,实现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和可调控,最终制造成高性能多用途竹基纤维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又通过创意设计,加工成为以竹代木、竹钢结构相结合的新型绿色建材。

我们把“重竹”与“钢材”结合起来并赋之于“装配式”机能,是需要创意设计思维、需要产业跨界融合、需要舍得投入成本的。

在东茭泾公园竹钢装配式建筑中,比较突出、典型的项目是一座外形简练、具有环保智能功能的厕所建筑。该建筑墙身采用装配式钢结构,而外部墙面则采用天然环保的户外重竹,室内采用防潮木塑阻燃墙板,整体上表现出建筑的坚固性、环保性和装饰性。整个厕所建筑结构是工厂生产、现场装配的。其“设计特色”我把它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是从建筑智能设施要素上看,该公共厕所建筑的蹬坑是智能感应水箱冲水,隔断门头设有LED显示屏,显示是否有人;蹬位安装超时感应器,如果超过用厕时间,门口显示屏会有SOS紧急帮助提示,是非常人性化的。该公共厕所中的卫生间墙面,配置硫化氢、氨气和二氧化碳感应器,现场环保测检数据通过智能系统传至环卫管理中心,以作为调研数据;卫生间顶部安装空调、烟感报警器,一旦发生异情,环卫管理中心就会及时安排解决。

二是从建筑文化场景设计上看,该公厕建筑是以竹钢为主元素的新型建筑,与东茭泾公园生态绿地场景和谐一体。为实现城市公厕建筑的文明卫生氛围,我们特别对这幢建筑的室内天花设置背景音响,播放一些愉悦的轻音乐、播报新闻,让游客居民象身处宾馆、酒店和家的感觉一样自然亲切。

三是从人与环境卫生安全上看,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卫生理念,结合这次疫情,考虑到公共场所人流杂多的特点,以及体现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的因素,在设计中设置了“感应自动出纸机”,其自动装置又与环卫管理中心对接,可自动统计出纸的次等;同时,墙上安装温湿度装置;洗手台盆上设置自动感应水龙头、感应皂液机,做到了“零”接触,极大提升了卫生安全防范水平。

这是一个全系统的竹钢装配式智能公共厕所,进厅设有人流感应器以统计用厕人数,所有上述指数都会在一台55寸的显示屏上反映,所有数据都会对接环卫管理中心。

笔者:请问这个项目的“设计价值”主要体现在哪方面?

阮建荣:东茭泾公园是当地居民日常健身、休闲、娱乐的共享生态绿地,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的实践。因此,我们坚持把竹钢装配式建筑融入其中,是对当今上海国际大都市园林文化的诠释,是为提升市民品质生活的赋能。世界竹子看中国,我国竹资源丰富。我来自浙江嘉兴农村,对家乡竹子怀有深厚的情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此,我在做好酒店、写字楼、商场等公共建筑装饰的同时,始终心系绿竹的应用开发,我们的“竹建、竹饰、竹生活”研发理念和实体制造,已成为与全国相关竹产业发展基地竞合共生的抓手。

我们把竹元素融入建筑装饰,既充分利用了自然生态资源,又是对当今新时代城市的绿色生态、人文生态和景观生态的迭代重构。

东茭泾公园竹钢装配式建筑集科技、园林、智能和系统管理于一体的工程,公园服务区、亭子、公厕、廊架、座椅所用竹材、配件都是我公司依托长三角竹产业基地合作定制的,对带动以竹代木、以竹代钢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笔者:东茭泾公园竹钢装配式建筑具有集文化创意、绿色环保、智能科技叠加元素于一体的特征。请问该设计项目的“市场价值”主要体现在哪方面?

阮建荣:探索以竹代木、寻求竹材在建筑装饰领域中的应用之路,是我长期以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种信念。我公司与浙江安吉竹产业发展局、杭州大庄实业集团,江西、福建、湖南竹产业发展基地等都是紧密型的合作单位,在共同开发中得到可喜成效,突破了竹材应用范畴。主要做法,一是通过上海设计研发,把竹材提升到具有文化创意高度的装饰用材,赋予了竹子新的生命。我们的强项是设计、研发、推广软实力,近年来又拓展出制造生产;二是外省市竹产业发展基地是以企业竹材加工、生产为主的,具很强的硬实力;三是得到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支持。现在,我们在浙江嘉善投资建成了家具厂、设立竹文化创意谷、经常举办知竹、爱竹、用竹公益讲座以及展示展览。所以,要说市场价值的话,我们目前还是以体现社会效益为主,并由此带动一定的经济效益,东茭泾公园的竹钢装配式建筑项目就是其中一例。

随着竹钢装配式建筑趋于成熟,我们的经济效益也渐渐有所体现出来。预计未来二三年项目体量呈扩大趋势,每年销售额应该可以达到1200万元左右。

笔者:请您谈谈该设计项目有哪些“社会价值”?

阮建荣:东茭泾公园竹钢装配式建筑赢得了国际竹藤组织贸宣部主任吴君琦博士一行的肯定,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等40多位领导、专家先后前往东茭泾公园参观、考察竹钢装配式建筑,认为我们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弘扬中国竹文化、推进竹材在建筑装饰领域中的应用是有创意内涵的、成效是突出的。希望我们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的竹材应用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为推进我国竹材建筑装饰的可持续发展,公司每年举办以竹文化为中心的设计论坛,邀请中外竹饰研究专家、设计大师、竹木产业同仁开展产业交流,为增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集聚效应,把普普通通的竹子经过创意设计,打造成独特的、很有品位的家居装饰、建筑装饰以及办公用品,凸显了落地效应。

近期,由上海嘉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竹木装饰应用国家创新联盟,已通过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从现在起,我们将进一步发挥竹研发平台、载体的作用,努力把竹钢装配式建筑与江南民宿结合起来,把竹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使竹材的社会价值在经济社会的多维度、多领域、多产业中体现出来。

笔者:您作为静安区人大代表、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竹木企业发展分会主任,请问后疫情时代贵公司将有哪些竹材创新研发打算?

阮建荣:信息化正在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在信息时代,数字化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实体企业只有加快数字化应用,才能形成新的价值创造、价值获取和价值实现模式,促进经营模式创新,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要把“以竹代木”“以竹代钢”“以竹代塑”的三篇文章做好,进一步实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在建筑装饰装修领域中形成竹子应用的新亮点。

疫情防控趋势虽然向好,但如何建立更有效、更环保的竹建材,又成为我们新的课题。目前,我们正化大力汇聚全国骨干竹产业基地的单位、研发机构等人员,借以我公司“院士工作站”优势,尽快研发出具有阻燃、消毒、抗菌功能的竹建材,围绕“智能化”“定制化”进行布局,打造“智能竹钢装配式建筑与装饰生态链”,努力为城乡风貌建筑、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和住宅装饰装修的绿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020-07-13 李兴龙 ——上海嘉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阮建荣访谈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8962.html 1 3 竹钢装配式建筑在城市公园绿地大显身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