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打响解放上海第一枪的宝山月浦,由于老城区排水系统规划时间久远,区域内地势又相对低洼,因此每到梅雨季节,路面积水往往2~3天都无法排尽,成了沪上“老牌”积水点。
“但在明年主汛期到来前,这一现象就将不复存在。”8月13日,在上海宝冶月浦城区排水系统工程项目部举办的“国企顶梁柱——人民城市为人民,助力打造‘水’美上海”宣传活动上,项目经理姜云剑介绍,正在建设中的月浦城区排水系统工程将从根本上解决城区内涝问题,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便民利民不扰民。
市级最高标准排水工程
月浦城区排水系统工程是上海市重大民生工程,包含新建一座雨水泵站,规模为22.2立方米/秒,配8台雨水泵;设置一座初期雨水调蓄池,规模为1.1万立方米;新建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及绿化等相关设施。
当天,记者在泵站及调蓄池工地现场看到,一个巨大的深基坑正在进行第三道支撑施工。姜云剑介绍,泵站主体施工区是一个18.6米的深基坑,连续墙深41米,共分为42幅地下连续墙施工,每幅地墙钢筋笼重达60吨。地墙钢筋制作、吊装、入槽是该工程最主要的施工技术要点之一。
该项目的设计标准为暴雨重现期3年一遇,是上海市同类型排水系统设计的最高标准,也是宝山区水务局有史以来施工难度最大、投资额最高、建设规模最大的排水工程。对此,上海宝冶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完善地区排水系统建设,提高地区排水排涝能力。
为降低泵站区域施工噪音,减少对南侧金惠医院的影响,同时保证泵站区域施工时间,项目部还在泵站施工区域南侧设立了一道6米高的隔音墙。为有效控制施工区域扬尘影响,项目部在泵站区域及顶管井区域设置喷淋系统,并成立保洁小分队,每天定时对施工区域道路进行保洁。
区内首个初雨调蓄池
与一般泵站不同的是,该项目所建泵站具有初雨调蓄功能,初雨将排入雨水调蓄池,雨水中的浑浊物分离后排入污水管线,具有环保效应。建设方上海宝建集团副总经理钱进表示,泵站采用初雨调蓄功能的设计理念在宝山区尚属首例,也是今后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发展的方向。他还透露,未来宝山区将再建造4~5个具有初雨调蓄功能的泵站。
调蓄池主要作用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其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缓慢通过排水管道、泵站输送至污水处理厂或排放至水体。但众多建成较早的城市排水体系一般为雨污合流制,污水随雨水排入自然水体,对水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利用初雨调蓄池能够在梅雨季节及时储蓄雨水,同时通过地下管道,把降雨和污水输送至强化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减轻雨天合流制污水对周边地区的溢流污染。此外,根据设计方案,该初雨调蓄池的上方还将种植花草植被,在治理污染的同时打造景观节点。
近两年,在上海启动的“碧水保卫战”中,上海宝冶已先后治理大小河道58条,疏拓河道约63公里,新建河道护坡16公里,新建绿化41万平方米,土方量46万立方米。上海宝冶建筑工程公司党委副书记康安在活动上介绍,上海宝冶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从冶建基础施工行业跨入了水利水利施工领域,先后于长江口、杭州湾南北滩涂筑就了20多条、总长达70多公里的堤坝,包括国内第一个沿江沿海淡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大型水库——宝钢调蓄水库,将上海引用长江水建设大型民用水厂的愿望变为现实的陈行水库,及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深水港、临港新城围海造地大堤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