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8日,广东深圳地铁新线路6号和10号线开通运营。至此,深圳城市轨道交通正式跨入“10线运营、多线建设”的发展阶段,运营里程达383公里,位居全国前列。
此次开通的地铁6号线全长49.4公里,共设车站27座;10号线全长29.3公里,共设车站24座。
地铁6、10号线自2015年底开工以来,历经5年建设,啃下多个施工项目“硬骨头”。其中,6号线以高架形式31次跨越市政道路、3次上跨地铁4号线、2次跨越龙大高速,以隧道方式分别穿越多条地铁以及机荷高速、广深港客运专线和杭深高铁等,克服一系列施工难题,实现多项工程技术的“零突破”。
地铁10号线建设期间,共穿越大小地质破碎带15处、较大地质断层2处,同时还克服了不良地层涌水涌泥等技术难题。其中,孖岭站—雅宝站区段岩层硬度高,且要下穿鸡公山和繁忙的厦深铁路,施工难度系数高。为此,深圳地铁会同施工单位进行大量调研、推演与论证,在国内首次创新采用双护盾TBM法施工,成功完成掘进任务。据深圳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TBM法能在岩石地带实现“不爆破”施工,工作效率是传统钻爆法的5~8倍。
在地铁6、10号线建设过程中,深圳地铁坚决贯彻生态和智慧设计理念,促进线路建设运营与节能新技术、绿色新能源、减少碳排放等创新技术的结合,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如地铁6号线首次采用综合减振降噪系统设计,通过U梁架设、阻尼钢轨、桥梁减振支座等多种工艺工法,在减振降噪的同时实现减少自重、节约成本。
在6、10号线开通当天,深圳还迎来轨道交通四期调整工程首批4条线路的开工。据介绍,四期调整线路共包括9条线路、10个项目,总长约75.93公里,设站48座,建设总投资约为914亿元。此次开工的4条线路为3号线四期、11号线二期、20号线一期以及13号线二期(北延)工程,线路总里程约33.73公里、总投资515.43亿元。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