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的GB50325-202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原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同时废止。
本“标准”与原“规范”比较,其修订的内容很多。本文仅列其中“室内污染物控制及监测”部分修订内容进行比较简析,主要为以下方面:
(1)增加了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种类。原“规范”中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是指氡、甲醛、苯、氨、TVOC等5种,而本次出台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甲苯”和“二甲苯”,合计室内空气污染物各类为7种。
(2)“标准”对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限值收严。本“标准”中大部分污染物浓度限值比原“规范”更加严格,部分污染物浓度限值甚至比《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还要严格。由于本“标准”和GB/T18883-2002标准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采样要求(如采样前门窗关闭时间)不一样,所以并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3)“标准”对幼儿园、学校教室、学生宿舍等装饰装修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污染控制要求。本“标准”6.0.14条规定,幼儿园、学校教室、学生宿舍、老年人照料房屋设施室内装饰装修验收时,室内空气中氡、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TVOC的抽检量不得少于房间总数的50%,且不得少于20间。当房间总数不大于20间时,应全数检测。
(4)“标准”对室内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设置进行了调整。本“标准”中调整了使用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房间检测点数设置。
(5)“标准”明确了室内空气中氡浓度检测方法。原“规范”只对氡浓度检测方法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和探测下限有要求,并没有明确可以选用哪些检测方法。本“标准”中明确了民用建筑室内空气中氡浓度检测宜采用泵吸静电收集能谱分析法、泵吸闪烁室法、泵吸脉冲电离室法、活性炭盒-低本底多道γ谱仪法。
(6)“标准”增加了苯系物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T-C复合吸附管(2,6-对苯基二苯醚多孔聚合物-石墨化炭黑-X复合吸附管)取样检测方法,进一步完善并细化了室内空气污染物取样测量要求。
GB50325-202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是我国目前为止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最严的标准。据此,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主任张寅平在接受有关权威媒体时指出,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很多,装饰装修材料、装修活动和家具会向室内释放多种污染物,主要包含挥发性有机物(即VOCs,如甲醛、苯、甲苯等)、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即SVOCs,包括多环芳烃等)和有害无机物(如氨等)。这些污染物均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其中,甲醛和苯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列为明确致癌物。
据了解,室内环境中的“甲醛”主要存在于板材家具、油漆、涂料等装饰材料中,还有很多纺织品(如床上用品、墙纸、墙布、地毯)在生产中也会用到含有甲醛的助剂。苯的来源主要是建筑装饰中使用的大量化工原材料,如涂料、木器漆、填料、胶粘剂,还有燃烧烟草的烟雾、染色剂、地毯清洁剂等。TVOC则从各种涂料、粘合剂、人造板材等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中产生。
有关专家认为,疫情发生前人们比较关注的是室内环境有没有甲醛等化学性污染,如今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开始重视室内环境生物污染的防控产品及技术。因此,本“标准”的实施,对我国民用建筑工程,特别是住宅装饰装修的环境污染控制、后疫情时代环境生物污染控制等诸多问题,起到硬约束的作用,对促进我国建材与家居装饰产业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有着重要意义。
(住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