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业界·资讯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策略(二)

坚持开放市场 把握国际化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70多年及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令人瞩目,但在设计“走出去”方面还是一个弱项,一块短板。建筑设计企业在国外、境外中标的设计项目很少,独自在外承接的项目较少,只有部分经援项目的独立设计,或与国外设计机构联合设计。中国建造在国外主要承接的是不带设计的总承包项目,且有些项目设计管理和深化设计还要聘用国外工程师进行咨询,很少有民用建筑项目的EPC总承包。整个行业,对欧美等通用国际标准掌握还很欠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还没有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中国建造实现“走出去”,建筑设计是短板和制约因素,需要我们行业进行深入反思,迫切需要改变。

没有较强的国际地位,设计师不能发挥主导作用,更谈不上是现代化强国的建筑设计行业。同时,随着国内基本建设的逐步完善,国内建筑市场的饱和度也在增加,行业同质竞争也将更加激烈,需要寻找新的蓝海、新的市场。而“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建筑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要居安思危,更要危中思变。要超前思维,超前谋划,尽早跨入国际化这一新的市场领域。这是行业转型发展、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布局的良机,是拓展市场、避免恶性竞争,提高企业生存空间、效率的秘方。

一、积极开拓国际化市场

良好的愿望,要通过实践来实现。明确了方向,就要立即行动。目前须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参加经援项目实践。利用经援项目培养锻炼队伍,积累国际化实践经验。接触国际市场,了解国际行业规则,熟悉国际工程建设标准,适应国际市场习惯,从而达到学习、交流、提高的目的。

采取“借船出海”“搭船出海”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主要对接中国建筑业具有海外市场实践的企业或集团,寻找合作机会。主要提供设计咨询服务,了解相互需求,探讨合作共赢方式。要沉下身,虚心学习。可从基础做起,逐步走向中高端。也可以从配合总包做深化设计开始,逐步延伸到工程设计,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寻找为海外投资项目提供设计咨询服务,进入国际市场。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境外投资将越来越多,投资者均希望有自己国家的设计团队。这种情况下,中国建筑设计企业应主动迎合冲上去,争取联合、积极进取,可以考虑先期优惠设计,积累经验后再来提高。这也是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带动中国建造全方位“走出去”的良好方式。

寻求为海外在建项目提供专项设计咨询服务。如策划、咨询、装饰、钢结构等。从专项设计入手,完成一项是一项,不断培养境外设计适应能力,熟悉海外项目设计特点、运行规则及做法,日积月累,不断成长提高。

对于有一定海外设计项目经验经历的大型设计企业或集团,可以找准机会,独立出海进入国际市场。可以先从中小规模、容易的项目做起,成熟后,再加以扩展。要建立风险意识,做好前期策划,不打无准备之战,重视资源配置,选择精兵强将,争取首战必胜。要建立创新容错机制,容许探索,宽容失败,总结经验再战。

重视承接国内的境外投资项目的设计,力争按国际通行规则开展工作,演练项目海外实践。模拟海外市场,培养队伍、锻炼人员、增长才干。

二、培育国际化工程能力

培育国际化设计能力

首先,要了解设计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要求,工程建设程序要求,工程建设标准要求等内容,为在海外开展设计奠定基础。可以与当地设计机构进行合作来创建条件,类似改革开放初期,境外设计机构前来中国开展设计一样,利用当地人的经验、资历和人脉,尽早解决开展设计问题。第二,要深入了解当地设计程序、服务内容、设计方式及规则,对标国内通常做法,找出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加以应对。第三,要充分了解、熟悉所在国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及时拿到权威双语、多语规范文本,对标在先,应用在后,以充分满足项目合同要求。同时,保障设计信息系统协同一致,使用正版软件,也十分必要。

培育国际化项目管理能力

国际上,项目设计团队还往往承接总承包的合同管理内容,这就需要设计团队既要有设计能力,还要有项目管理能力,能真正代理业主履行发布指令及认可工程的职责。这对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来说是一个空白,应提早进行谋划,开展学习培训。通过国内外项目历练,逐步提高海外项目管理能力。

培育国际化标准能力

熟悉了解掌握所在国工程建设标准,是通往境外建筑设计的关键。目前,中国建筑设计走向国际的一个较大短板就是不了解不掌握国际相关标准,因此,有必要提高对标准国际化的重视。首先,要了解、熟悉、掌握国际通行标准,特别是日常经常使用的国际标准。要读原文、悟原理,对标对比分析标准差异,需要精准翻译标准,形成权威标准版本。建议由国家统筹规划这一工作,采取分工合作方式,翻译出版国际通用标准文本。其次,要修订完善国内现有标准,在满足国内标准规定条件下,尽可能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并尽快实施标准双语或多语编制,为标准走出国门,在境外得到应用创造条件。从而带动“中国建造”“中国设计”“中国建材”走出去,推动行业国际化进程。

培养国际化策划能力

要为中国在海外投资提供技术支撑帮助,需要中国建筑设计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策划咨询能力。要深入了解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状况,收集了解所在国相关资料数据,运用科学有效方法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咨询报告等文件,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良好的咨询策划工作,既需要建筑设计方面人才,更需要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人才,要求设计企业要有人才资源储备,有组合社会资源的能力。相关数据库,资料库的建立、补充、完善也十分必要,应提早加以构建准备。

三、熟悉国际化主要规则

首先应该熟悉的是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菲迪克”)为咨询工程师、项目业主和国际发展机构提供的资格审核标准格式、合同文件以及客户与咨询单位协议书等规则。建议由国家和行业协会牵头,组织力量对此进行翻译、学习、培训与交流,以清晰业主与承包人之间的合同关系、权利、义务和工程师职责权限,避免产生过多合同协议纠纷和赔偿事件,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也可以在国内境外投资项目中开展试点,积累经验,提供借鉴。从行业协会方面,还要多组织交流、沟通、观摩等活动,共同提高大家对此规则的认识。

学习掌握《国际建协建筑师职业实践政策推荐导则》,了解国际建协对建筑师负责制的基本规则。对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师职业素质及能力标准,明确建筑师服务内容与范围,找出中外建筑师负责制差异,加快推进建筑师负责制的实施。

努力培养国际化人才

开展国际化业务,重中之重还是解决人才问题。没有适应国际化需求的人才,一切就无从谈起。要扩展行业国际化视野,增强对国际化的认识,提高企业国际化指数,熟悉国际化规则,培养复合型既懂语言、又懂商务的人员。要适应国际化业务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统筹能力、处理复杂业务和防风险等能力。

(周文连 等)

2020-09-28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策略(二)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0025.html 1 3 坚持开放市场 把握国际化发展方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