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决策部署,江苏省委、省政府和有关厅局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加以贯彻和推进。比如自2018年12月以来,出台了《新时代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江苏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江苏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江苏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施细则》《江苏省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试点工作方案(2020-2022年)》等,而住建部办公厅批复将江苏列为“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试点”的三个省份之一,这些文件和决定的出台,对江苏建筑产业工人培育目标、行动举措、政策激励、保障机制、实施计划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和细化,为江苏省加强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特别是省政府办公厅文件明确指出:建筑企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制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是实施职业技能提升的“三大载体”,明确了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企业是主体,要发挥主导作用;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要发挥基础作用;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是重要力量,要发挥支持作用。在推进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的形式上可以说是方法多样、措施多元、途径多种。
为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江苏建筑业提供了许多积极有益的做法。
1.行业主管部门引导、企业参与,大力推行劳务用工制度改革。江苏省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试点工作方案指出,要强化企业自有工人队伍培养。大力发展专业作业企业,支持有条件地区创建建筑人力资源产业园。引导劳务企业转型发展,支持有一定规模和管理能力的劳务企业向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转型,引导小微型劳务企业向专业作业企业转型发展,做专做精专项业务。促进劳务企业同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企业培训中心、社会培训机构密切合作,搭建劳务用工平台,培育、提供合格的建筑工人。全面推行实名制管理,到2020年底,实现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实名制全覆盖。落实《劳动合同法》相关要求,督促建筑企业与招用的建筑工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根据招用建筑工人实际情况,分别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临时用工的,可以签订“简易劳动合同”。2021年试点企业实现劳动合同全覆盖。
2.省市级两级财政支持,对建筑业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进行适当奖补。省财政和各地市财政按照比例计提资金用于支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对按照规定参加岗前培训、安全技能培训、转岗转业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企业职工给予培训补贴或对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
3.由省住建厅牵头,成立了全省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省住建厅领导、相关处室领导、相关协会、职业院校负责人组成。从组织上建立了协同机制,通过加强部门协同、政企协同、上下协同、试点协同,形成了推进的整体合力。倡导和支持建筑相关行业协会成立“建筑工匠联盟”,发挥市场、行业作用共同推进改革。构建“江苏省建筑产业工人大数据平台”,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管理和服务保障,确保试点工作运行有序、精准、高效、便捷。各地市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负责制定推进工作的政策措施、协调重大问题,监督检查工作落实。
4.由省住建厅组织,对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人员开展培训考核。省住建厅建设执业资格和考试中心组织搭建了以省统筹、市县组织实施为体系的培训架构,对涉及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和各种特种作业人员开展从业资格证书取证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合格后上岗制度。培训中,协会承担了《建筑施工现场场内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材》中16个工种的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
5.鼓励建筑企业对自有职工自行开展适应岗位需求和发展需要的技能培训。鼓励建筑企业制定职工培训计划,采取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业务研修、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在线学习等方式,开展适应岗位需求和发展需要的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对企业新招用和转岗人员进行系统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和有条件专业作业企业作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的有效衔接,鼓励中小微企业与所在地职业培训机构联合开展培训。鼓励企业与参训职工协商一致,灵活调整工作时间,保障职工参训期间应有的工资福利待遇,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建筑企业,按政府规定落实相关税费优惠政策。
6.由省人社厅统一组织,各专业厅局推荐,发动职业院校、建筑业企业、行业协会三种力量,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工作。支持职业院校大力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开始试点“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发动社会组织和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工作。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影响力、专家人才队伍、资源整合能力等优势,向省人社厅申报了电工、砌筑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架子工、手工木工、防水工、工程测量员、变电设备检修工、电力电缆安装运维工、继电保护员、变配电运行值班员等12个工种的培训和认定工作,以及装配式建筑装配施工、装配式建筑质量检验、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装配式建筑BIM应用等4项专项技能的培训工作,目前在等待省人社厅考核。为此,协会在全省考核认定了十几家社会培训机构作为协会的培训考核基地,具体培训依托各培训基地开展。去年,协会组织编写了制作工、装配工、检测工和BIM技术操作员的教材,并编制了题库,统一挑选了教学培训点,将在今年全面开展装配式建筑工人培训。组织编写了《江苏省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综合评定标准》,今年8月已发布实施。
7.由政府主导,行业协会和企业参与相结合,搭建职业技能竞赛平台。省人社厅、住建厅牵头,行业协会和企业广泛参与,每年组织一次全省技能大赛,通过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激发技能成才热情。近年来,协会先后承办了省住建厅、建设工会主办的“中建五局超英杯”全省建设系统手工木工、建筑焊工职业技能竞赛;“中建八局铁军杯”中国技能大赛砌筑工项目江苏预选赛工作;其中去年协会承办了由省住建厅、省人社厅、省总工会主办的江苏省“大地杯”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有力地激励了劳动者走技能创业、技能成才之路。今年,协会承办了由省人社厅、省住建厅、省总工会主办的“江苏技能状元”大赛的砌筑工、木工两个工种的竞赛活动,目前各市在举行选拔赛,11月份进行总决赛;协会承办了由省住建厅、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和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的“工润杯”第二届江苏省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10月下旬准备在徐州进行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