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竹席生产和贸易,保护消费者人体健康,引导竹席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15年正式立项《竹席》国家标准制订工作,由全国竹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63)归口,由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承担制订任务,通过多年调研、试验,GB/T 38780—2020《竹席》国家标准发布,将于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竹席又称“竹凉席”或“凉席”,是我国最传统的日用制品之一,也是人们夏季之必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产工艺的改进,竹席产品种类丰富且层出不穷,由传统的床用竹凉席,发展到座垫用、枕用、地毯用(榻榻米)以及其他装饰用竹编席等。现代竹席大多采用机加工方式,由竹丝、竹篾或竹块通过编织、压贴、裁切、包边等工序制成,背面贴覆织物或其他增强材料。
《竹席》国家标准,对竹席进行了严谨、科学、规范的定义,对适用范围进行了限定,统一了竹席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规定了竹席生产用主要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对竹席生产所用的竹材竹龄、编织用绳线、背衬材料压贴用的胶粘剂、包边布等材料要求进行了规定。规定了竹席的技术要求,对竹席的规格尺寸及其偏差、外观质量、理化性能(含水率、浸渍剥离性能、竹丝韧性、染色牢度、针头及金属异物、甲醛释放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可溶性重金属含量)等进行了规定。结合行业生产实际和消费需求情况,统计汇总了竹席的常用规格尺寸,对竹丝席、竹篾席、竹块席分别进行尺寸偏差的限制要求。竹席按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合格品。针对竹席产品特点设置了竹刺、图案、擦痕、脱落、脱胶、缺损、霉变、虫孔、腐朽、污染等竹材表面缺陷,同时还设置了包边布、针脚、跳针、漏针、断针等缝制质量要求。 (方崇荣 徐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