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润平
由健康讲解员入行
佳涂乐(北京)涂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宝英是安徽人。
王宝英读的专业原本是医学,但毕业后在安徽只做过不到一年的“白衣天使”,她就于1999年随着北漂的家人来到了北京。空闲时间,王宝英喜欢约着朋友在北京大街小巷兜兜转转,着迷于京城各处的古建筑风情。一次偶然的机会,经朋友邀约,参加了某跨国公司在北京某商场搞的一个推广环保水性漆的活动。由于懂得基本医学知识,王宝英无意中被厂家负责人推到前台,协助后者向与会观众做一个甲醛对人体影响方面的健康常识讲解。没想到这一讲就是二十年,甚至可能一辈子。
“当时市场上普遍都是油性漆,人们都没有什么健康环保概念。”王宝英说,“加上人们油漆木器时都是要提前加一道腻子,把木器的自然纹理特性全漆没了。而水性漆则反之,自然有很大市场。由于我技术宣讲能力还算清晰有条理,厂家最后干脆邀请我加入公司,做了全职员工。”
当时,这家外资公司主要从事的是外墙保温、涂料、地坪漆、水性木器漆等研发、生产和服务。刚进公司时,王宝英负责协助销售总监对销售人员的日常管理,包括统计考核数据、材料下单等。不到一年,王宝英就升任总经理助理,开始负责企划市场和人事培训工作:先是跟消费者健康方面有关的产品知识培训,后逐渐扩展到公司制度、文化、技术方面的培训。慢慢又接触到公司研发部,负责从应用技术与客户服务方面完成对研发的拉动。而后,又跳槽到国内一家知名涂料保温企业,负责管理市场与销售等运营工作。
就这样,王宝英把涂料、涂装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几乎都“轮岗”了一遍,且不断地循环往复。“人生轨迹中有偶然,更有必然。但我走进涂料这个行业,更多的是自然而然。”王宝英说。
每个项目都力求完美
2011年,王宝英与佳涂乐创始人合资成立了佳涂乐(北京)涂装工程有限公司,同时成为佳涂乐集团创业合伙人,完成了从经理人到老板的“跨越”。
佳涂乐是行业内少有的创始之初就提出了“材料、施工、设计、管理一体化”的公司。那时的涂装还不能称之为一个行业,多数涂装企业还仅仅是生产企业的配套施工劳务团队。但在王宝英和合伙人的努力下,佳涂乐最终定位于“专注饰面工程系统设计、成本咨询、应用技术研发、设计咨询、施工落地等外立面全方案解决服务供应商”——一个相对独立的品牌运营商。
目前佳涂乐集团在北京、上海、广州、顺德、重庆、深圳、天津等几十个城市建立了区域公司,年销售额在行业中处于前列。且在专业仿石涂料涂装方面独树一帜,仿石涂料涂装面积达3000万平方米左右。由于在技术型涂装管理和销售风格方面的突出表现,佳涂乐所管理的许多仿石涂料工程涂装项目获得了全国及各省市地区多次表彰。
但在王宝英心里,最值得自豪的一件事是,公司是中国涂装行业中第一个亮出自己企业名片的。王宝英表示,这种自信来源于自己一直以来对产品与服务品质的坚守。“涂装行业进入很容易,但要做得好非常难。而我恰好从小就是个完美主义者,喜欢钻研,喜欢迎难而上,凡事追求做到前端,这种坚持也带到了涂装领域。”
由于服务了全国很多优秀客户,亲身深入到每个项目的外立面建造中,王宝英慢慢发现:方案前期的成本管控与设计能力,比任何环节都重要。于是近几年,王宝英又致力于行业空白点,即建筑方案前期的外立面落地细节管控研究,并组织成立了外立面深化设计咨询服务,并推出外立面保温线条与涂料专业的专项图纸。
“我非常希望在每个项目方案施工的前期,通过外立面咨询设计服务,帮助客户解决成本优化、装饰效果、品质细节等三项兼顾的需求。”王宝英说。公司在建筑外立面二次深化设计、成本管控、工艺方案制定、第三方品控飞检等方面,努力为业主提供从外立面方案、材料选型、品质管控、成本规划等外檐系统一体化设计咨询服务,解决客户有关设计、成本、工程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不过,要把项目的方方面面都做得完美很难,既要有设计师的视野,也要着眼于包工头的施工细节。即使这样,王宝英还是希望能够把自己对建筑外立面的经验进行分享和传递,努力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准,拓宽更多同行们的服务视野。“我知道自己个人力量很微弱很渺小,还需要不断学习进步,但我的所作所为,哪怕对行业对项目有一点点的促进,也值得我全身心地去努力。”王宝英说。
营造健康的行业生态
这种不断的努力也给王宝英本人赢得了一些荣誉与肯定,比如中国涂料涂装行业先锋奖、改革开放四十年涂料行业优秀管理者奖、涂料涂装行业劳动模范等荣誉,以及中国涂装产业委员会专业培训师、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建筑涂料涂装分会常务秘书长等头衔。但王宝英现在更看重的还是最后一个头衔。
王宝英感慨,由于是配套商,几十年来,涂装企业对外接洽时都很少印刷自己的企业名片,多数印的是某材料厂家代理。只是近些年,一些先知先觉的涂装企业才慢慢认识到涂装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不是材料的附属服务,而是主导品质的关键核心。在这些企业的带领下,近些年涂料涂装行业开始从幕后逐渐走向了台前,从传统的低端包工头形象,走向外立面设计师的服务商形象。
在王宝英看来,未来的几年内,优秀的涂装规模企业会陆续出现。“但如果没有一个更好的行业环境,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曲折反复。”王宝英说,最近几年确实出现了一些营业额10亿元上下的企业,但任何一家企业的市场份额都没能超过市场总份额的0.3%,这是典型的大行业小企业,散乱小,进入门槛低,规则匮缺。“如果这些不改变,涂装行业很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到时候任何企业都难独善其身。”
“就拿佳涂乐来说,公司的目标是通过设计优化、材料体系、施工体系、管理体系的集成服务,为客户提供最优秀的整体工程效果。”王宝英说,这种集成创新光靠一个企业的价值链优化是很难完成的,必须要有健康的产业链、生态链支持。“同时,无论是建筑节能工程,或者利用涂料代替昂贵石材,还是多种专业施工工艺推广,也都需要一个更加高端行业平台的支撑。”
带着这些问题意识,早在2018年,王宝英就积极行动起来,先后动员了近90家涂装企业,成立了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建筑涂料涂装分会,自己担任常务秘书长,身体力行组织各项行业活动,并牵头组织编写外墙仿石材涂料的施工工艺团体标准,解决了行业细化标准参照欠缺带来的让客户最头痛的货不对板问题。这也是涂装行业首个邀请优秀开发商参与,站在用户角度上编写的团标。
不管怎么说,从经营涂装产品到经营行业,对于王宝英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王宝英的回答却耐人寻味:“不同于涂料、涂装那种私人产品,协会本质上供给的是一种带有更多外部性的公共产品。这种产品惠及的是一个行业,而不仅是一家企业。涂装分会成立的初衷,是要通过一套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规则、制度、标准建设,为涂装行业企业搭建一个高效的信息平台,也为涂料企业搭建一个客户需求导向的牵引平台。我希望这个平台能成为涂料企业健康发展的坚强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