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能勇立潮头,唯有改革者能劈波斩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勾勒出更加清晰的顶层设计。江苏华建如何担负新使命、把握新机遇?如何对标再奋进、聚力再出发?这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考题,这就需要我们以“慢进则退”的急迫感和“咬定青山”的战略定力做到“眼观六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牵住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也是企业最根本的竞争。制度完不完善,直接决定了执行得不得力,治理能力是否现代化。公司牢牢牵住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坚持问题导向,在制度建设上再提升,鼓励改革创新,及时总结、提炼、形成有效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持续扎紧制度的篱笆,确保各项工作在制度内运行,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最大程度保护和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执行越有力,企业治理就越有效。在贯彻执行上,公司做到一体推动、一体落实,防止徒陈空文、急功近利,发挥好制度指引方向、规范行为、提高效率、维护稳定、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公司着力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把制度执行和监督贯穿企业治理、部门治理、工作治理的全过程,只有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胆略、智慧和担当,才能为制度建设添活力,为有效治理强动力。
二、紧紧抓住人才这个“根本”
江苏华建坚持标准选好人,交流培训育好人,善用制度管好人,立足实际用好人。公司制定《员工培养锻炼和挂职交流的实施方案》,实施“挂职”交流锻炼新举措。后备干部挂职交流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造就一支领导班子后续力量的有效手段,是激发干部队伍的“一池活水”。通过支持和鼓励本单位优秀后备干部参与挂职交流,有力地推动了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在全公司范围内有效流动,加快形成了企业均衡发展合力。
科技创新,管理升级,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中,人才是动力之源。公司紧紧抓住人才这个“根本”,制定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统筹选育、管理、使用。一是加强干部人才交流,把人才放到不同分公司、不同岗位、项目一线去锻炼,从实践中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因人而异地培养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二是依托重点工程和科研项目,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名师工作室”等方式培养创新人才、科技人才,通过发挥技术骨干的引领作用,激发技术团队的创新潜能,以技术突破助力发展跨越。三是把引进和培养人才作为提升管理成效的重要环节,强化人才培养计划和激励措施,打造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年龄梯度衔接、组织流动有序、能力持续提升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不仅能满足当下生产规模的需求,更要放眼长远,为未来储备充足的发展后劲。
三、守住风险防控这个“底线”
安全生产没有“局外人”!建筑施工行业是安全事故高发行业,更应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守住风险防控这个“底线”,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极其重要,要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江苏华建不断健全完善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措施,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抓好制度执行落地与检查落实,不断提升经营管理、生产组织、技术保障等方面的安全管控能力,进一步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之首。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公司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预控能力,持续推动内部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流程化,建立健全各职能部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风险管理体系中决策层、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公司不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坚决执行“三重一大”决策、财务内控制度,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整改落实,确保风险管控机制发挥实效。强化各类风险识别,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坚决打好打赢防范重大风险的攻坚战,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四、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着力点”
江苏华建通过聚焦产业技术研究,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创新成果应用,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着力点”,形成更多具有标志性和影响力的自主创新成果,助力企业培育创新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积极适应新常态,公司围绕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和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和完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建设,打造以企业为研发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实施全产业链创新模式,围绕“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建筑工业化”,尽快在BIM建设、智慧建造、装配式建筑等方面用好资源、凝聚合力,推进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构建新型建造技术体系。公司通过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专业化水平和精益管理能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努力实现质量提升下的速度有效增长,通过建立健全组织体系,组织编制各项制度和规范标准,推进示范工程等有效措施,打造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优势,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数字建造、建筑工业化等建造方式的变革,打造江苏华建“匠心智造”品牌文化。
五、绘好“十四五”规划这幅“蓝图”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绘制“十四五”规划编制这幅“蓝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江苏华建通过密切配合,深入调查研究,汇众智聚众力,精心组织、起草形成“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重大专题研究,征求各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群策群力,做好规划的起草工作。
公司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不停留在零敲碎打、碎片化修补,把发展机遇研判准,把困难挑战分析透,全面系统推进改革和改进,增强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促进各板块改革创新的联动和集成。公司立足企业实际和建筑业发展趋势,突出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勇于应对各种矛盾挑战,做好强基础、增后劲、谋长远的工作,进行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的实践,着力补齐短板,提升层次。公司在规划编制中以战略眼光提高投资运营效率和质量,深入谋划含金量高、撬动力强、意义深远的改革创新,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和布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公司高效、科学、规范地运行。
六、抓住新时代党的建设“总开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全体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的独特优势,更是落实国有企业“根”和“魂”的重要手段。公司党员领导干部,紧紧抓住新时代党的建设“总开关”,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在抓实抓细抓自身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做到以上率下。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本行业本领域的批示指示精神,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尤为重要。江苏华建各级党组织针对施工业点多线长面广、人员流动性强的行业特点,积极探索项目党建特色做法,将支部建在项目上,活动办进工地里,以工地项目部党建和机关支部建设作为双擎发力点,用“党建+”全新的理念改革发展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党建开展形式。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江苏华建既较好地解决了党建、业务“两张皮”问题,又充分发挥了企业党建工作在推动生产经营中的积极作用,时刻彰显新时代国有施工企业党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