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0年“余杭工匠”认定发布会暨劳模工匠体验基地授牌仪式在余杭区良渚梦栖小镇举行
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张振丰,省劳模协会副会长、原省总工会副主席吴建宪,全国劳动模范、市总工会副主席、市劳模工匠协会会长孔胜东,区领导阮文静、沈昱、张俊杰、李忠誉、朱红丹、杜坚强、陈寿田等参加活动并为“余杭工匠”颁奖。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仪式现场,25位余杭工匠接受表彰,他们来自高新技术、制造业、传统技艺、数字产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不同的年龄与脸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技艺潜心钻研,对完美孜孜追求,用情怀、执着和责任锻造出永不褪色的“工匠精神”,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
他们中,有的在知天命之年,面对行业尖端,选择开启新的人生挑战;有的执着于脑研究,只愿为“星星的孩子”点一盏灯;有的门下徒弟个个成才,却不忘提醒自己学无止境;有的十余年幕后默默坚守,只为弘扬法治与正义之光;有的日复一日在数据的“海洋”中摸索,只想用算法为美好生活添色彩……
发布仪式上,还介绍了2020年“百行百匠百赛”活动情况,并为10位余杭区技能状元和20位“最美技术工人”颁奖。
现场还为余杭区劳模工匠体验基地进行授牌。余杭区劳模工匠协会共设三个体验基地,分别位于良渚、超山和径山。今后,三个劳模工匠基地将通过举办各类活动,为劳模工匠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领广大职工为“重要窗口”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该区累计认定85名来自各个专业领域的“余杭工匠”。
自2017年首届“余杭工匠”认定以来,发掘、选拔了一大批从事各领域技能工作的优秀技术人才,有力充实了全区工匠型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广大职工群体创业创新、努力奋斗的热情,助推企业发展提质增效。截至目前,该区累计认定85名来自各个专业领域的“余杭工匠”,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
什么是“926工匠日”?据了解,2019年4月3日,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决定,自2019年起将每年的9月26日设立为“工匠日”。为什么是9月26日?原来,1937年9月26日,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这座巍然耸立在钱塘江上的标志性建筑是杭州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将9月26日设立为“工匠日”,既是对工匠精神的致敬,更是对杭州“世代匠心”传承的激励。 (通讯员 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