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业界·资讯

立体宜居城市空间国际学术论坛在渝举行

10月16日至17日,“立体宜居——多系统多维度整合的城市空间国际学术论坛”在重庆举办。此次论坛的召开,对推动内陆高地建设、带动西部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为以国内国际优秀视野推动城市立体空间的研究搭建了平台,将为筑造更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贡献力量。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表示,近三十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对于推动城市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也提到,“立体城市”,在中国城市化逐步达到顶峰、城市密度几近饱和的今天,无疑是城市建设转型升级的创新之举。

中国建筑学会原理事长宋春华表示,关于城市高密度、立体化,也需要做好管控。城市高度并非越高越好,要科学合理选择合适的高度,使其具有比较高的性价比,扬长避短。同时,垂直发展应统筹地上与地下,有序开发地下空间。

目前,地下空间开发已逐步成为城市建设的新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王建国表示,由于大城市独特的“投资—收益”规模效应,现在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综合体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一种占地规模达整个乃至数个街区的超大巨构,建筑所涉及的空间领域也越来越具有城市属性。“当代城市将愈来愈像一座巨大的建筑,而建筑本身也愈来愈像一座城市”。

王建国表示,城市中心区土地使用布局应尽可能做到样化,有各种互为补充的功能,利于发挥城市中心区的多元性市场综合效益。“城市设计也应特别关注沿街建筑水平方向的连续,和建筑综合体垂直空间活动的拓展,注重丰富而均衡的城市建筑活动,实现包括白天与晚上、平时与周末等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需求。”

现场嘉宾们围绕“立体城市的多维开发与更新”“立体城市的精细化场所营造”“立体城市的标志性与地域特征”三大板块开启了专题论坛模式,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和交流。

嘉宾们从城市更新、城市品质提升与价值营造、立体化实践、站城一体化模式、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激活区域发展潜力、从TOD到TOC、宜居环境塑造、交通枢纽引领立体城市、城市主义混合建筑、建筑与城市的接驳、立体宜居城市的专业追求和关键性技术方法、材料的进化与城市空间等不同的视野和角度,以国内国外的经典案例,带来对立体城市和复合建筑的思考和实践经验,共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立体城市和复合建筑设计道路,提高中国立体城市和复合建筑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综合)

2020-11-02 综合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0423.html 1 3 立体宜居城市空间国际学术论坛在渝举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