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综合

守护“金华蓝”

——浙江省金华市建筑工地打赢扬尘污染治理战纪实

通讯员 王志鹏

引子

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收官之年。浙江省金华市紧紧抓住亚运会分会场建设契机,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统筹应对气候和噪声管理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突出重点,攻坚克难,综合施策,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好“降尘抑尘”保障,确保高标准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持续巩固和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确保空气质量持续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环境质量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高度重视扬尘污染防治

近年来,金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扬尘污染防治工作。2018年5月,成立市场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制定扬尘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及年度方案,出台《金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加大建筑工地和城市道路等扬尘防治力度。该办法自2018年1月实施至今,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环境治理成效明显。

2019年11月7日,金华市政府召开全市扬尘治理攻坚视频会议,将扬尘治理工作列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改善人居环境民生举措的高度,把PM10浓度下降目标分解到县(市、区),要求主管部门每季度召开扬尘治理现场推进会,层层抓落实。

为提高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标准,强化施工工地扬尘治理,金华市建设局编制出台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标准化管理图集和监督检查工作标准,将“7个100%”细化成具体做法,明确过水池、防尘网、喷淋等降尘设备的技术参数,实现建筑工地扬尘标准化治理,裸露土地两天不施工应进行覆盖,全省率先开展的脚手架喷雾、塔吊喷淋等降尘做法得到推广。

为实现建筑工地扬尘治理长效化,金华建立施工工地网格化管理机制,每个工地设置一名工地长,责任到人,将扬尘治理作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评选前置条件,“7个100%”执行不到位的一票否决,同时将问题工地列入信用评价系统,对项目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并在招投标中扣除相应信用分。

去年,金华将扬尘治理攻坚作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组织开展秋冬季扬尘治理强化服务指导。市建设局与生态环境局、行政执法局密切配合,抽调执法骨干交叉互查,有效打击降尘措施未安装或不开启、裸露土地不覆盖、道路遗撒污染等违法行为。生态环境、建设、行政执法等职能部门不间断地开展各自领域扬尘污染执法专项行动。据统计,2019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215人次,检查工地746个,发现各类问题230个,立案查处106起,交办督办问题33个。

一系列举措使金华市蓝天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市区PM2.5(细颗粒物)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长三角41个城市中并列第6名,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并列第26名。市区AQI(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比例为88.8%,较2018年增加16天,在全省排名较2018年再进一位。此外,NO2浓度、SO2浓度、CO浓度及臭氧浓度较2018年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自有检测数据以来,金华空气质量六项指标首次全面达到国家标准。

把扬尘防治“紧箍咒”落实到位

走进位于二环北路南侧的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新建项目施工现场,看不到工地尘土飞扬的现象。项目部负责人介绍,这得益于现场运用的各种新型环保设施。

在这里,封闭式工地围墙上布满了洒水喷淋设施,水雾一直不间断喷出,将工地全方位覆盖,达到除尘效果。不仅如此,进出工地的渣土运输车也被纳入管理,在工地出入口位置设置洗车台,进出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经过前后四次冲洗才允许出场。这一方面保证了施工现场不扬尘,另一方面防止车辆出场后将泥沙等带到马路上,减轻路面扬尘污染。

在这里,工地冲洗平台冲洗车辆用过的水还可以循环利用。项目部负责人介绍,他们投入10万元在冲洗平台右侧设置沉淀池,冲洗车辆产生的泥水经过沉淀可以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一辆辆有尘土的运输车辆开进循环水冲洗平台区域,通过自动设备加高压水枪冲洗,不到一分钟车身就变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在金东区大堰河街的金地都会之光项目建设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块LED显示屏,上面红色的字实时显示工地的各项环境质量指标数据,包括PM2.5指数、PM10指数、噪声等。这是为实时监测工地环境质量而设置的扬尘在线监测系统,不仅能实时显示监测数据,还能整合存档监测数据,对历史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据工地有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发生指标超标,监测系统会及时提醒,通过智能联动发出指令,降尘雾炮、自动喷淋系统等控制设备进入工作状态,实现从监管到治理一体化,从而把工地环境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在金东区实验二小新建工程现场,大面积裸露的渣土全部覆盖上环保防尘网并做到不断更新。为了使每个工地扬尘防治的“紧箍咒”落实到位,金华对全市范围内所有的在建项目开展工地扬尘集中整治。以整治及整改为契机,在确保原有扬尘防治措施落实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七个100%”标准,即确保各类施工场地落实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土方开挖100%湿法作业、路面100%硬化、出入车辆100%清洗、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和暂不开发土地100%临时绿化。

探索科技治尘治理精细化

近年来,金华不断探索科技治尘,通过激光雷达扫描等技术,构建“点、面、源”全方位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

市蓝天办监控指挥中心通过雷达扫描,24小时实施监控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状态,一旦相关数据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值守人员立即结合周边其他站点数据以及激光雷达扫描数据等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污染成因,同时指派执法人员到现场核查,督促整改,实现了非现场精准管控,避免了人工实地核查造成的管控滞后,大大提高了防控工作效率。

通过扬尘在线监测,激光雷达扫描等科技手段,金华市扬尘治理实现环境数据精准分析、污染源快速溯源。这些科技手段在环境监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金华大气污染治理精细化水平大幅提升,治理效果显著。

今年,金华还将与北大、浙大、省环科院、省监测中心、浙江聚光等团队加强合作,引进智力加快推进大气治理深层次攻坚突破。目前,市区PM2.5源解析、臭氧来源解析、大气污染源清单调查3项研究性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2020-11-05 ——浙江省金华市建筑工地打赢扬尘污染治理战纪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0458.html 1 3 守护“金华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