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27日-28日在成都召开的“2020中国建筑产业互联网大会”上,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析数字化与信息化、智能建设的结合之道,介绍建筑业企业、建材供应商、电商平台、物流管控平台等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本刊特编发一组文章,精选部分观点和实践经验,以期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由中国建筑业协会等主办,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供应链与劳务管理分会等承办的“2020中国建筑产业互联网大会”以“数字转型 产业互联 融合共赢”为主题,旨在全方位地展示我国建筑产业互联网发展最新实践成果,交流建筑产业互联网建设经验。会议同期还组织了“互联网+”数字集采、“互联网+”数字建造、“互联网+”数字财税等专题论坛。会议及论坛除了为相关领域提供不少实施数字化转型的系统解决方案外,还进行了脑洞大开的思想“风暴”,观点极其精彩。
顶层设计
行业高层期待实现更高效的数字化平台协作与创新
据了解,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今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委共同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提高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立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和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等一系列发展目标。本次会议就是为了贯彻落实该《意见》精神,通过对建筑产业互联网上关于企业价值链上的市场、研发、建造、集采、运维、服务等方面系统研究和平台建设成果的交流、展示与总结,以期加快推进互联网与建筑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建筑产业互联网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因此,该会议得到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领导和广大建筑业企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
与会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司长张毅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建筑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为加快工程建造技术变革创新创造了条件,为跨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深度融合提供了应用场景,也对重塑建筑业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监管方式和商业模式提出了新挑战。为此,今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紧扣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协同发展,其中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是重中之重。希望广大建筑企业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谋划新发展,以加快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为重点,推动企业和项目上云上平台,实现建筑全产业链的互联互通和资源高效配置,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吴慧娟在致辞中,希望广大建筑业企业积极行动起来,立足现实、规划长远,积极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为传统建筑业注入新的活力:一是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企业管理生态,真正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企业发展;二是促进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模式与互联网技术连接,引导企业在项目实施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核心竞争力;三是积极推进新型建造方式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提高精益化的施工水平,让传统的建筑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大伽论道
行业专家推动数字化企业平台与工程建造进一步融合
一些行业专家和优秀代表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就智能建造与建筑信息化、数字化与产业化的融合发展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广斌表示,信息化的关键和基础是产品信息化和产业信息化,BIM技术就是建筑业产品信息化和数字化模型技术的代表之一。王广斌认为,“中国建造”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高度重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对工程建造的变革性影响,制定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实现工程建造的转型升级,促进工程建造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融通发展所行业高级总监刘文晋认为, 建筑产业互联网是破解行业痛点、优化提升产业链效率的有效路径之一。她表示,建筑产业互联网是工业互联网在建筑行业的应用,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对建筑产业链上全要素信息进行采集汇聚和分析,目标是优化建筑行业全要素配置,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全行业整体效益水平,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汪少山在主题演讲中提到,项目管理精细化、企业管理集约化和BIM应用深入化,是建筑业数字化应用三大方向,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目的是提升数字竞争力,数字化的战略方向在于应该用数字化来帮助企业提升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效率。
中建技术中心工程智能化研究所所长邱奎宁提出,数字技术的重点在于:感知、替代、智慧。“云、大、物、移、智”等信息技术与施工现场生产、管理深入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并产生一系列智慧工地创新应用。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云+网+端”的应用模式正在逐步形成,这一系列应用正在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全力推广
企业代表预期数字化建筑市场和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云筑网董事长兼总经理陶锋在题为《助推行业数字化 构建产业新生态》的主旨演讲中提出,面对行业发展增速放缓、标准化信息化水平较低、产值利润率持续下降、从业劳务人员负增长、现金流周转不畅、新技术带来新挑战等痛点,建筑行业正迎来一场全产业链数字化驱动的行业变革。这场变革是建筑产业链全要素、全过程、全参与方的数字化升级。通过推动业务流程、生产方式的重组变革,进而形成新的产业协作、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体系。他强调,建筑产业互联网的实现路径包括三个阶段:建立数字化节点服务,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打造建筑行业数据标准,实现产业互联互通;实现数字化协同,重塑产业价值链。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刘毅则提供了实例,分享了数字化在项目建造应用场景中的收获。粤港澳大湾区“超级水利工程”项目的智慧工地信息化建设是珠三角智慧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为全线工程的智慧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管理平台。项目面临多项技术性难题,涉及多项工程协调。通过提前制定详细进度计划、管理制度要求、组织架构;通过提前部署和安排软硬件以及数字化平台建设目标,使得该项目在BIM应用、信息化、IOT应用成果、数字化管理等方面,成效显著。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的杜晓楠在介绍其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加持下,以经济成本为核心的企业一体化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一是提高了精细化管控水平。平台的共享和一体化系统的推广应用,使公司执行力大幅提高,各项业务工作和流程得到了规范,职责进一步明晰,为项目成本管控提供了有效手段,管控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提升了项目成本精细化管控水平。二是业务穿透,追溯源头。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实现业务关联控制,并且可根据每个业务单据的业务穿透实现对当前单据上下游业务的数据追溯,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三是构架了企业大脑,沉淀了数字资产。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纵向实现项目部、二级单位、集团三级数据管控,横向实现对企业各个子系统的业务融合,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搭建了企业数据大脑,积累了各业务、各个管控层级的数据,从而为决策分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数据资源。
……
两天的会议包括对项目的实地观摩,让记者深刻感受到,大多数国内的建筑企业已经充分意识到利用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路径并构建数字化企业平台是实现数字化转型切实可行的办法。与会的不少企业相关负责人认为,未来企业将继续数字化“旅程”,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通过数字化平台与智能建造全面的业务组合,深入融入贯穿行业的企业全价值链数字化,迎头赶上建筑业互联网数字化的时代潮流。他们认为,所有行业参与者和建设者,都应该以助推建筑行业数字化为使命,共建建筑产业互联网数字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