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同步新建数万安置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转入以后续扶持为中心的新阶段。11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上述信息,并宣布,进一步加强安置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易地扶贫搬迁960多万贫困人口,同步新建约3.5万个安置社区,解决了搬迁群众吃、住、行等方面问题,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重大贡献,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安置社区如何实行物业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负责人表示,在规范物业管理模式和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安置社区特点,按照因地制宜及尊重搬迁群众意愿原则,引导搬迁群众选择合适的物业管理方式,不搞“一刀切”。
关于安置社区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发改委下一步将统筹社会事业、城镇建设等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支持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完善,并指导和支持有关方面继续做好社区服务、就业促进、产业培育等后续扶持工作,持续巩固易地扶贫搬迁的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与所在地居民享有同等基本公共服务。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