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高青 李兴龙
他,从秦巴山区的一个贫困农村走来,带着川陕革命老区人特有的淳朴与坚韧,来到大上海打拼;他,几经磨砺,白手创业,在建筑防水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终成为一名事业有成、广受尊敬的企业家。他,就是沪上防水领域知名企业——上海越兴建筑防水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罗强。
这位防水业的“老兵”,究竟有着怎样的励志人生?
艰辛磨砺,铸就坚韧品质
或许,一个人若想做出一些成绩,总会要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想走出农村闯出一番名堂的罗强,年纪轻轻便经历了种种磨砺。
罗强出生在地处秦巴山区的川陕革命老区——四川省南部县,幼时家境贫寒,作为家中长子,他早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勇敢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1988年,年仅17岁的罗强就离开家乡到上海打工。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又没有人脉,罗强的第一份工作是扫马路,每天3.5元的工资收入。之后的几年里,和每一个初闯大都市的外来打工者一样,罗强的生活始终处于动荡状态:他看过仓库,做过搬运工,当过制鞋工人,住过养猪用的毛砖房……但生活的艰辛并没有把他压倒,相反罗强觉得自食其力是一件很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1998年,罗强进入到建筑防水领域,在浦东祝桥镇一家防水材料厂做销售员,而这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关系,罗强的销售工作之路非常艰难。为了找市场,罗强不论是烈日酷暑还是风雨寒冬,他几乎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出门,骑着摩托车到处转,广发名片,见到有工地的地方,就拿笔记本记下来。罗强回忆说:“那时候大概发20张名片,才会有一个电话打来咨询。”短短几个月,他就几乎跑遍了浦东的每一条街道和每一个工地。皇天不负苦心人,做销售工作的第一年罗强就卖了5万平方米的防水材料,一举成为厂里的销售明星。
找业务难,催讨债务更难。那些年,别人过年在家里与亲人团聚,而罗强基本上都在外面奔波催讨材料款。“记得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大雪纷飞,我在客户那里守了整整一夜,又冷又饿,最终讨回来2.6万元……”罗强回忆说。
罗强刚进这家防水材料厂时,厂里跑销售的有30多人,但10年后,还在坚持跑销售的只剩下2人,罗强是其中之一。“人家吃不了的苦,我可以吃。”而正是凭着这股子钻劲、韧劲,罗强从对防水行业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为了精通防水行业材料、技术、施工等各个环节的行家里手,获得了大量客户的认可,为以后的创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白手创业,树立诚信标杆
《中庸》有云:唯天下至诚,能尽其性。意为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天赋的本性。而罗强正是以诚信为立企之本,在创业的过程中尽情挥洒自己的才能,在行业中声誉日隆。
经过建筑防水行业的多年历练,罗强有了更高的目标和追求。于是,他选择了自主创业。2009年,罗强注册成立了上海越兴建筑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兴。罗强认为,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的立业之本。所以,从企业创立之初,公司就确立了“信誉至上”的宗旨,必须诚信经营,依法合规办事。罗强的越兴公司有两个“硬气”的做法,一是不挂靠不分包,二是债务不过年。
越兴公司拥有国家一级防水防腐保温施工资质,拥有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每个现场施工人员都有上岗证。公司不挂靠、不分包,承接的所有防水工程从头到尾都是由自己的队伍施工完成。而且公司基本上每个季度都会召开员工大会,除了信息沟通外,会对员工进行安全质量及技术工艺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员工技能水平。罗强认为:“在防水行业,有没有自己的施工队伍非常重要,这是确保项目安全质量受控的关键。”
在资金管理这一块,企业一直很规范,从来不做两本账。在债权债务方面,公司认为,可以银行贷款,但尽量不欠企业和个人的钱。力求“债务不过年”,在大年三十之前,所有涉及企业、个人的应付款项,必须全部付清。“欠债讨债,其实考量的就是‘诚信’二字。我的原则是‘宁愿人家欠我,而不愿我欠人家’,过年前把所有外债都处理干净,这样的年我才会感觉过得踏实。”罗强说。
每月15日发放员工工资的制度更是雷打不动,即使公司资金再紧张,也没有破过“规矩”。记得有一次,公司现金流遇到困难,账面上没有钱发工资。不少员工知道企业难处后纷纷表示工资可以延后发放,愿意与公司共渡难关。罗强非常感动,但他还是向银行贷款50万元,在15日这天准时发放了工资。罗强说:“谢谢员工们的理解。但对于我来说,不管什么原因,任何时候都不能拖欠工人工资,否则我于心不安。”
令罗强自豪的是,公司成立十多年来,企业从没有亏本过,从没有打过一场官司。因为诚信,公司朋友越来越多,市场也越做越大,甚至可以不用交预付款就能接活,业务非常饱满,年营业额可达1.5亿元;因为诚信,公司受到了广大业主和主体施工单位的广泛好评,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防水防腐保温工程施工诚信质量管理安全AAAAA企业”等荣誉。
待人如己,培育特色“川军”
当年在抗日战场上,“川军”战绩卓著,有着“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铁血之师”的威名;如今在越兴公司,也有一支凝聚力强、特别能战斗的“川军”,在防水市场上声名远播。
公司员工队伍很有特点,那就是“两个多”:四川人多,公司员工80%是四川人;夫妻档多,三分之二以上的员工是夫妻关系。对待员工,罗强推行的是待人如己的人性化管理。“他们是我的员工,更是我的兄弟姐妹。”罗强说。
虽然是民营企业,但公司给予员工的福利很到位,也很温暖。除了为每个员工缴纳“四金”、每年安排体检外,还包吃包住,员工每天到公司或施工地点上班还安排十几辆“依维柯”小车接送,每年回家过年的来回车票公司予以全额报销……尤其是针对员工夫妻多的实际情况,为每对夫妻提供独立的宿舍,并配有独立的厨房间,让员工平时晚上或周末空闲时,可以炒几个菜,喝点小酒,享受家的温馨。
对于员工的工资、年终奖的发放,罗强更是从不“马虎”。越兴公司基本上在每年腊月二十二放年假,罗强要求公司财务最起码会提前两天将年终奖发到工人的口袋里,确保员工揣着奖金回家过年。
越兴公司的员工说:“公司给我们的钱不一定比其他企业多,但我们就是愿意留下来。因为企业一直在发展壮大,我们每年的收入都有增长,有盼头;因为在这里,更是能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在罗强的企业里,有许多跟随了他十多年的工人,最长的有二十多年了。只要跟了罗强做事的,基本上就不愿离开,甚至还要带上老婆、孩子、亲戚一起“投奔”过来。
夫妻档、父子兵、老乡团,大家肉连着筋、血连着脉,这是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川军”。“在建筑项目上,防水施工基本上不会单独安排工期的,只能在各个工序间见缝插针施工,有时候甚至是利用晚上7点-凌晨3点这段时间进行施工,非常辛苦。但是我们的工人无怨无悔,总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从没有因为防水施工原因耽误过项目建设的进度。我为能有这样一支善打硬仗的‘川军’而感到骄傲。”罗强说。
心怀感恩,抒写大爱情怀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事业一天比一天红火之时,罗强的心中充满了感恩,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尽自己所能去反哺家乡、回馈社会。
罗强说他感恩家人,尤其是母亲。罗强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长年在外工作,母亲一个弱女子拉扯着罗强兄妹三人,非常不容易。母亲不识字,却是一个特别懂道理的人,而且乐善好施。就是在自家“一条蓑被四人盖”的穷困情况下,母亲却情愿自己饿肚子,而经常去接济那些更穷的人。在母亲的影响下,罗强小小年纪就在心中种下了“与人为善,多做善事”的种子。“虽然母亲没有带给我物质上的财富,但她用她的善行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这些年来,无论工作怎么忙,罗强一年中总会安排8、9次回四川南部县老家,去看望父母,跟他们聊聊家常。
南部县很穷,罗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些年,罗强积极捐钱捐物资助家乡建设,自掏腰包为家乡筑路架桥,安装路灯。去年,一直戴着贫困县帽子的南部县终于实现了脱贫,罗强逢人便说、见人就讲,比自己的企业承接到大项目还要开心。
罗强说他感恩上海。“上海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怀,让我这个外来打工者拥有了奋斗的舞台。我在上海生活有30多年了,上海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罗强深情地说。
罗强说他感恩这个时代,感恩党的好政策。“如果没有浦东开发开放、长三角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战略等这些好政策,我不可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所以应该努力回报社会。”多年来,罗强一直资助着一些贫困学生,累计达20人,每年拿出近10万元资金供他们求学,多次获爱心奉献奖。此外,罗强还投身社会事务工作,目前他担任着上海市四川商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南充商会会长、上海市四川南部商会会长等职务,积极开展社团工作为大家服务。
罗强说他感恩命运,生活的艰辛磨砺让自己愈挫愈勇;感恩员工,谢谢他们的不离不弃;感恩人生路上的贵人,谢谢他们的指引帮助……
“感恩越多,我越感到重任在肩。每年的大年初一,我都会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进行思考和总结,如何把企业做好,如何让员工的钱袋子鼓起来,如何为行业、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作为防水业的一名‘老兵’,作为企业的当家人,我有责任去认真做好规划。十多年来,这个习惯从没有间断过。”罗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