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联合国人居署和城市经济论坛共同主办的第56届世界规划大会于今年11月8日至明年2月4日在线上举行,大会的主题是“后石油时代的城市,为城市绿色协议而规划”。大会围绕认识城市新陈代谢、保障经济多样性和韧性、城市连通性规划、保持城市韧性、关注传统和智慧文化、营造健康包容的城市环境、塑造宜居场所、热点城市的未来等话题展开研讨。本届规划大会包括全体大会、平行会议、线上展览和会员大会等。
大会开幕式于11月8日举行。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主席杜马丁致开幕辞。他指出,“城市绿色协议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以可持续能源为基础的能源基础设施将改变我们使用、建造、规划和设计我们的景观和城市的方式。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意识到,让城市成为更健康的生活、工作场所应该成为每一个政府、市长、城市规划师和开发商的首要任务。”
在专题研讨环节,城市经济论坛副主席阿南塔·克里希南、联合国人居署局长拉斐尔·图茨、英国皇家城镇规划学会主席苏·曼斯、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主席杜马丁和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教授汉格瓦尼·厚朴·马吉迪米什围绕“后石油城市”和“后疫情城市”的议题展开了讨论。
专家们认为,要想在“后石油时代”取得成功,需要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合作。不同的城市面临着不同的挑战,而不同的人对他们所在的城市有不同的诉求。如今,人们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要求规划师们要以终身学习的方式去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的挑战。另一方面,规划师要充分调动自己的专业能力,积极推动城市的发展。
在11月9日的全体大会上,内华达拉斯维加斯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斯特芬·莱曼指出,要完成阶段性的碳排放目标,时间十分紧迫。因此,必须推进具有韧性的绿色城市的建设。为此,城市设计必须有效利用空间,从城市整体到社区邻里各个尺度上充分发挥绿色空间的作用。
在专题研讨环节,城市经济论坛指导委员会委员卡米拉·维恩、联合国人居署规划、财务和经济处协调人劳拉·彼得雷拉和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副主席杜希可·博冈诺维奇围绕“城市绿色协议”的话题展开研讨。
专家们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已经使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认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同样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问题是没有国界的,一些重大的挑战需要人们共同去面对。人们需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和能力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开始在规划中使用高科技手段。但是,AI等技术本身只是工具,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各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推进规划界的国际合作与培训。同时应该认识到,每一个人所处的环境都是独特的,要因地制宜地去应对挑战。
本次全体大会还公布了2020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最佳范例奖和学术著作奖获奖名单。
11月10日,在第56届世界规划大会期间举行的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会员大会上,公布了2020年主席团选举结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以高票再次当选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主席团成员。石楠曾于2011-2017连续担任两届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主席团成员。
此次选举针对7个主席团成员职位,包括1个主席和6个副主席职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会员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对31位候选人进行了直接选举,最终确定来自罗马尼亚的皮耶罗·埃利塞当选为候任主席,于2021年正式担任主席职务。
(城规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