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满足居民“最后一公里”生活需求

“微基建”打开幸福之门 撬动投资活力

随着城市更新从“拆改留”到“留改拆”,大拆大建成为历史,角角落落里的社区空间反而成为“新增量”。社区花园实践,让社区“微基建”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最后一公里”缩短到“最后一米”,成为人人可以参与的“微基建”项目。

当前“微基建”已经成为稳投资、促民资的“新抓手”,有效激发了民间资本活力,显现出惠民生、拉内需的强劲作用。

“蚂蚁雄兵”促进经济双循环

什么是“微基建”?如果说老基建和新基建是骨架和神经系统、是一座城市的面子,“微基建”则属于血肉、是一座城市的里子。老基建主要是传统的以“铁公机”为代表的有形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是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等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老基建和新基建的补充,“微基建”是满足居民“最后一公里”生活需求的微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微基建”覆盖三种类型。一是针对过去社区建造标准低的服务补缺,诸如加装电梯、改造车棚等;二是针对社区公共服务短板,如社区医院、无接触物流配送服务等;三是用AI技术建设社区大脑,让人工智能进社区,这不同于新基建中的大型数字化基础设施,而是通过精准记录和分析等,服务居民具体的生活需求。

这三种类型的“微基建”都能够有力促进经济双循环。相对于传统基建,城市“微基建”单体投资规模小,但点多面广,集聚起来可以形成“蚂蚁雄兵”的能量。以上海为例,老旧住宅改造,上海约有1.4亿平方米的存量,按1000元/平方米计算,预计可以带来1400亿元的投资拉动;加装电梯,上海的市场需求约25万台,每台电梯价格约65万元,预计可拉动投资超过1600亿元。

推进“微基建”需形成新合作治理模式

“微基建”对稳投资、惠民生、拉内需效果明显,要精细化实施“微基建”,还面临不少难点。

首先,“微基建”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政府、投资方、居民各方一事一议,共同协商,寻找出最优化的建设和运营方案。

其次,“微基建”合规化会触碰“高压线”,如建筑空间的性质变更、更改部分建筑容积率等问题,任何一项都可能遇到政策障碍。看似是“微基建”,但审批事项一点也不少,常常出现“卡脖子”。

此外,“微基建”涉及的空间产权错综复杂,涉及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所有权、运营权、收益权,需要建立更为清晰的权益分类管理和运营规则。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推进社区“微基建”?从主体参与来看,要更加注重发挥居民主体作用,着力形成多元治理结构。现在的一些社区项目改造,主要依靠政府主导的行政手段;新的社区“微基建”要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的合作治理模式,实现“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的有机统一。

当前投资拉动对稳定经济、促进发展有重要作用,而基建投资又是投资的“压舱石”。就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而言,无论是常态化疫情防控还是疫情之后进入新阶段,基建投资都需要“三管齐下”:既要继续推进以“铁公机”为代表的老基建,又要加强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基建,还要以中国城市的15分钟生活圈为中心搞好“微基建”。三种基建共同发力,短期可以服务于“六保”和“六稳”,长期可以提升中国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中国特色城市化。

(本报综合报道)

2020-11-26 综合 满足居民“最后一公里”生活需求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0725.html 1 3 “微基建”打开幸福之门 撬动投资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