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建筑人物

钢筋堆里的“淘金”人

——记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建四局三公司贵州分公司吴小君

□通讯员 李安心 李慧玲

“一根筋”的秉性,他在职场中像扭曲的螺纹钢一样,走得不顺。

“一根筋”的执着,他终于在忽明忽暗中找到了自己奋斗的方向。

明明知道,在钢筋堆里“淘金”是一件很难的事,他却迎难而上。15年的“钢筋岁月”,他勤学苦钻;施工中时常和工友激烈争辩,但他最终管控了“差不多”;“筋筋计较”换来丰硕成果,其中一个项目的钢筋节约率达11.8%、1220吨,淘得“真金白银”。

如今,他总结的淘金“筋验”,正在各个项目推广。

他,就是中建四局三公司贵州分公司“钢筋创效工作室”负责人,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小君。

“一根筋”,让自己变成“螺纹钢”

面前的吴小君,清瘦端庄,温文尔雅,像一个学者派头,似乎跟“一根筋”的秉性不搭,但从他坚毅的目光里,寻到了答案。

42岁的吴小君是贵州省遵义市仁怀人,高中毕业就到广东打工。进进出出的工厂、车间、工地好几个。不是他不好好干活,干不好活,而是他事事较真。在手袋厂、风筝厂,吴小君从剪线头做起,他左右开弓,剪得又快又好,从杂工做到车间组长。因厂长的表弟不守制度,他照章办事,落得“一根筋”绰号后,便辞职了。

吴小君从“一根筋”得到启示:为何不去工地和钢筋打交道呢?老板见他诚意满满,便同意了。吴小君下足功夫,从杂工学起,到后来做到了钢筋工长,熟练掌握了钢筋翻样、预结算等专业技能。

在福建、深圳、西安、山东、海南等地干了多年后,一家劳务公司老板邀请他回老家仁怀做钢筋技术负责人。从筏板基础到梁柱再到楼层的钢筋施工,受到甲方监理和施工方的好评,而老板却说他太过于“规范标准化”,拿不到提前完成的工期奖。“监理都说钢筋绑扎差不多,你非要说不够标准,硬是‘一根筋’!”

吴小君面对老板多次发火,便辞职了。“我在职场就像螺纹钢的纹路,弯来绕去的。”吴小君自嘲道。

“筋筋”计较,放射节约资源的光芒

东边不亮西边亮。2016年10月,吴小君被中建四局三公司聘为广西分公司柳州恒大雅苑项目钢筋工长。

吴小君在绑扎钢筋现场,发现剪力墙水平筋垂直度和平整度不够好,部分成了“波浪形”,他要求工友纠正。尽管他反复纠正工友口中的“差不多”,但无济于事。

翌日一大早,吴小君带着工具,把部分墙柱钢筋给拆了。工友们看着吴小君,手里的扎钩和扎丝,在竖立的钢筋间飞快地穿插、交叉、扭转、拧紧……“这样操作呢,速度快,横平竖直,绑扎牢固,浇筑混凝土后,墙柱受力最好,质量百分百有保障。”现场掌声一片。

“师傅,钢筋长度不够,这个地方搭接至少要10厘米。”

“师傅,弯折的时候钢筋会延展,你切割长了,浪费了。”

工友们一边做,吴小君一边拿着喇叭讲规范。钢筋用多了,浪费;少了不规范、不安全。出厂的钢筋两头都不平整,要焊接时,工友们将两头切割掉5厘米,得到平整的端口,却浪费了钢筋。他教工友们用打磨机打磨端头。

吴小君是一个“筋筋”计较的人。正是他的“筋筋”计较,这个23万平方米的项目,钢筋节约量达1220吨。四年来,他经手的项目钢筋节约率达10%以上的有恒大雅苑、金源城地铁站、遵义美的·万麓府等项目。“钢筋是铁矿生出来的,铁矿是地下资源,从采矿到炼就铸铁、钢材,再到运输,都要消耗能源,能源是有限的,必须节约!”吴小君如是说。

传“筋验”,让“淘金”遍地开花

能够在钢筋堆里淘出“金子”来,没有钢铁般的信念,谈何容易。吴小君的信念是,发扬工匠精神,唯有勤学苦钻。

2005年在福建石狮工地上,吴小君初次接触钢筋,为了尽快入行,他把部分工资和加班费交给师傅,感动得师傅手把手教他。他把“钢筋平法创始人”陈青来教授视为偶像。他到北京中国建筑研究院想拜访陈青来,苦等5天未果,院里一名工作人员被他感动,安排他旁听到了陈青来一节课。短短46分钟,却奠定了吴小君后来做钢筋工作的雄心壮志。

吴小君常去钢筋棚实操。他发现了钢筋加工时会延伸的规律,经过查阅资料,他就适当减少下料长度,满足规范要求,保证工程质量,还能节约钢筋。

日复一日,一本本规范和图集,一次次尝试与总结,吴小君积累了“筋验”。在柳州恒大雅苑项目,他积累了13条节约钢筋的“筋验”,如今他的“规避钢筋浪费13条”,变成了18条、19条、20条。今年,他被选入《广州市建筑工匠技能赛》钢筋专项裁判员专家库、《2020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中青建安杯”职业技能竞赛》钢筋专项裁判。

吴小君对这些成果毫不吝啬,他要把“筋验”转化成生产力。2018年至今,他做了20多个课件、600多页的内容,授课27场次,500多人受训。他还应邀为广西建工、贵州七冶、贵州大学等钢筋平法专题讲课。他培养出中建四局工人技能(钢筋)比赛第一名的朱上波等一批优秀徒弟。

吴小君现为贵州分公司“钢筋创效工作室”负责人,负责项目钢筋成本测算、钢筋翻样管理、算量审核审改对量、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编写等。如今,该工作室发挥着引领项目发挥“钢经”作用,同时培养更多人在钢筋堆里淘出更多的“金子”。

2020-11-30 ——记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建四局三公司贵州分公司吴小君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0807.html 1 3 钢筋堆里的“淘金”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