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Foster+Partners工作室中标深圳市光明城综合交通枢纽概念设计及主体建筑设计方案。
这是一个新的TOD项目,位于连接香港、深圳和广州的高铁路线上。该方案整合了深圳市的三条新地铁线路,是该地区新总体规划的中心重点,旨在创建一个新的城市目的地。
Foster+Partners工作室负责人格兰特·布鲁克说:“我们非常高兴能够被选为光明枢纽的设计师。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开发一个以综合可持续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当代城市中心。这个景观优美、可步行的市中心将与智能自主交通系统无缝连接,将幸福与便利结合起来,为周边社区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
设计团队利用最新的技术工具,创建了一个智能城市。以强大的基础设施、有效的交通网络、可靠的公共服务和郁郁葱葱的绿化来优化人员和货物的流动。为了设计出理想的城市群,Foster+Partners制定了一套能够影响该地区城市增长的关键条例。再把这些条例输入到一个专门创建的软件程序中,该程序经过实践深化,提出一个理想的总体规划。随后再以光明枢纽为核心,在综合交通枢纽方面做进一步细化形成最终方案。
该枢纽被设想为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总体规划区域的周围环境紧密相连。在两条主要铁路线交汇的地方,周围地形成为其移动的重要障碍。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在总体规划中建立了一个自动驾驶汽车的慢行网络,该网络由天桥组成,并为骑自行车的人和行人提供共享的平台。
现有的高铁站位于站点的中心,方向为南北方向。一条东西方向的凹陷绿色核心带横穿该站点,并穿过地面的高铁站。一个新的地铁站位于高铁站的西侧,横跨绿色核心带。城际连接站位于站点的西边,靠近站点的边缘,将光明枢纽连接到城市。便利的寻路系统,最小的步行距离和位于阴影下的人行道是该方案的特点。
一个大型零售层位于地铁和城际连接站的顶部,台阶式绿色露台与周围的森林相连,并能够俯瞰中央的绿色核心带。在整个站点的主要位置上有一系列办公大楼。设计时受到标志重要入口的传统中国门户的启发,这些塔楼被设想为通向枢纽的“门户”。塔楼地面的开口指示着通往高铁站的中央通道。这些通道能够到达相邻地块的地铁和桥梁,为行人、骑自行车的人和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了便利。一个新的运输博物馆位于高铁站的桥上,连接该站点的东西两侧。参观者将通过最新的VR、AR和投影映射技术,欣赏到高铁站的全景和具有未来风格的展览。
除了对风能和太阳能的可控利用之外,该项目还尽力做到景观区、公共设施和行人优先区的面积最大化,以提供令人愉悦的室外空间。该设计与该城市的海绵城市计划相吻合,希望通过整合景观、渗透性路面和生物保水功能,形成一套可持续的城市排水系统。(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