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一是积极发挥集团管理团队引领作用,带领企业追求卓越。集团管理团队带领全体员工始终秉承“用我们创造性的劳动让人们生活和工作在更美好的环境中”的初心,面对不同时期的环境和特点,逐步积淀、调整、凝练集团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编制《价值观手册》和《员工手册》,重视企业文化的宣贯和落地,通过论坛讲座等大型活动作专题宣贯,集团总裁和高层领导亲自担任宣贯讲师。集团通过考核激励、荣誉激励、创新激励和能力提升等多重激励机制,激励员工不断追求高绩效业绩。践行“与员工共同成长”的核心理念,营造“员工之家”的工作氛围,开设员工健身房、篮球场、爱心妈咪小屋,建立10多个员工协会,持续打造企业良好品牌形象,提升员工爱岗敬业、以企业为荣的自豪感,增强企业凝聚力。
二是鼓励自主创新,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集团制定技术发展战略,鼓励并加强自主创新、新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建立各种技术创新奖励制度,创设“建筑创作奖”“结构创新奖”“机电创新奖”和“科技进步奖”等多个专业和综合科技奖励机制;通过制定《科技成果专项奖励办法》,对获得的人才(资质)和各类科技成果(包括标准编制、重要论文发表等)均明确了细化的奖励措施。
三是围绕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实施全方位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人力资源配置,集团开展了较为细化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预测(包括对标),尤其是对技术带头人与青年技术骨干人才的需求。制定可体现专业人才价值的技术骨干、技术专家评选制度,对优秀人才破格授予项目设总、主任工程师等技术任职资格。建立了技术和管理岗位序列的职业发展通道。
四是开拓进取,持续完善和创新以市场和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客户服务。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变化,进行组织运作模式的改革探索,作出及时调整,“十三五”期间成立市场(品牌)运营中心,全过程工程咨询事业部、多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与关键顾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为顾客提供额外增值服务。倡导“全员客户服务”理念,鼓励员工在提供设计技术服务的过程中主动了解顾客需求,将顾客信息用于战略调整和市场开拓以及市场、服务、组织机构、产品和过程的持续改进。
五是以持续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作支撑,提升集团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集团成立以总裁挂帅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先后编制并实施了集团“十二五”“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有力支撑了集团的各项业务发展。
记者:请教一下您对当下和未来几年的设计市场和行业有怎样的看法和预判?
王健:“十四五”阶段,国家GDP增速趋稳背景下,经济发展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需求为导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勘察设计行业来说,完善行业服务模式顶层设计,加速推进行业供给侧改革是目前的首要任务。随着工程建设组织模式的逐步完善,相关行业政策、服务标准、取费方法等都将会有变化,EPC、全过程工程咨询、建筑师负责制等将成为项目建设的主要模式,是全过程工程咨询在房屋建筑工程领域的落地形式,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在未来几年内的市场需求量有望快速提升。设计企业要提升投资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造价、项目管理等单项咨询服务产品质量、整合企业资源、为服务产业链延伸创造有利条件,逐步形成提供覆盖工程全过程、全专业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
行业技术革新日新月异,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的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将引领行业技术升级的方向;BIM正向设计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将极大提升行业效率及精细化水平;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改变行业传统工作模式。设计企业要加大科研投入,完善企业创新环境,支持企业实施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记者: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同济设计集团会有怎样的新愿景?
王健:“十四五”期间对同济设计集团而言是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还是要秉承“用我们创造性的劳动让人们生活和工作在更美好的环境中”的初心,牢记自己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坚守自己的赛道,一切过往归零,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同济设计集团仍将以卓越绩效模式为引领,持续提升管理成熟度,向“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性设计咨询科技企业集团”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