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佩岚
“十三五”期间,中天控股集团完成第六个三年规划,推进第七个三年规划。这五年中,中天控股集团整体业务产值实现稳步增长,跨入千亿企业行列;工程服务、地产置业与社区服务、新材料制造三大板块稳步发展;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创新、管理优化、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企业发展格局、路径更为明确,实施举措、方法更为有效,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日前,中天建设集团总裁吴海涛就“十三五”期间该集团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十四五”的新思路等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作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民营建筑业企业,请介绍一下“十三五”期间中天取得的成绩。
吴海涛:“十三五”期间,我们致力于深耕两大主业、深耕大都市,打造产业链。中天以工程服务和地产置业为两大主业,工程服务板块保持国内民营建筑企业龙头地位,位列中国承包商80强第7位,地产置业板块进入房地产销售排名TOP100,知名度、美誉度及品牌影响力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在建筑和地产主业的上下游,布局设计业务、集采业务、装饰业务、幕墙业务、安装业务、钢构业务、咨询业务等,为主业提供强有力的配套服务。
记者: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能否具体介绍下企业在“十三五”期间践行的发展理念?
吴海涛:近年来,中天坚守和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坚定走好“以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双轮驱动推进高质量发展,以项目品质带动高质量发展,以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双轮驱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创新和改进是当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集团提出的“双轮驱动”就是基于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共同驱动下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中天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和两个省级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建筑行业前沿技术;组建了7个专业研究室和15个技术研发中心,重点放在技术难关的攻克、实用型技术的突破上,通过解决工程质量通病提升产品品质,为项目管理提质提效;不断加大科研投入,通过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逐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中天也不断革新经营模式,做到管理机制与技术进步相匹配,以技术与经营模式创新双轮驱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例如,持续革新公司组织管理体系,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及梳理岗位职能,推进岗位工作体系化、标准化,以更有效地支撑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在各个管理层级打造学习型组织,努力塑造能适应新技术的素质专业团队;优化企业与项目部骨干的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新工商文化”“奋斗者文化”“工程师文化”,坚定文化引领企业发展,建设先进的、强大的企业文化。
以项目品质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天在2000年提出要坚持“每建必优”,只有坚定品牌之路,坚持“每建必优,精细管理”的工程管理方针,才能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每建必优”要求业务优、队伍优、组织优、管理优、质量优、精心组织、精心管理、精心施工、精益求精、安全文明、顾客满意、创造价值等,体现了作为工程服务商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中天对项目品质的执着追求。今年开始,我们在所有中天建设的项目上悬挂“每建必优”这个标识,向客户、向业主、向社会庄严承诺。
中天建设坚持实施集团大客户战略,提高对大客户业务的履约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巩固和发展与大客户的业务合作关系,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今年修订了大客户项目管理的相关办法,提出区域公司与项目经理“准入管理”和“大客户管理负面清单”等重要举措,制定项目经理信用评价体系,通过这些系列做法,企业将“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真正地落地,将客户不满意消灭于萌芽状态。
以转型升级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天建设坚定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建筑工业化为基础、以装配式建造为路径,(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