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与信息化、数字化高度融合,打造智慧智能建筑的转型发展之路。
中天坚定不移地走建筑工业化之路,全国各地布置了18个建筑工业化基地;推行精益化建造,打造“深化设计+集中加工+物流化配送+穿插施工”的一体化先进建造方式;推动供应链金融与集中采购深度融合的企业集采模式;在EPC总承包的模式下,大力推行专业EPC来提升公司专业化、精益化、标准化水平,产业工人专业化培育成效显著;强化企业数字化管理能力等。
记者:项目管理是中天集团被同行都交口称赞的,几乎年年都获得鲁班奖,请问中天的“制胜法宝”是什么?
吴海涛:没有什么制胜法宝,主要狠抓三点:一是推进项目管理标准化。通过两期《区域项目管理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实现项目管理标准化的迭代发展,以《项目现场定型化设施参考标准》为载体,全面实现硬件设施标准化;以公司标准化管理流程、项目标准化管理动作、信息化知识库平台为载体,形成完整的项目管理标准化体系,确保项目质量、安全受控,为业主提交合格的建筑产品。二是打造项目先进生产力。聚焦具体建筑施工模块,全过程识别项目施工痛点,从“普通工艺类、结构措施类、模块化集成优化”三个层面,全面开展项目深化设计工作,实现项目施工的“精准定位、精确备料、一次成活”;以“深化设计+集中加工、专业流水、穿插施工”技术为载体,研发中天“模块化、标准化”产品建造体系,实施精益化管理,实现建设项目提质、提效、降本、降耗目标。三是狠抓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十三五”期间,围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能力建设,集团建立了公司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全面普及智慧工地建设,应用定型化工具式安全防护设施,以“劳务实名制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危大工程管控、机械设备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经验教训总结转换、安全风险警示、隐患事故督办”等标准化管控流程、项目管理动作为抓手,狠抓安全管理制度落地。集团每两年评选一次百名优秀安全工程师、双千名优秀务工人员,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记者:马上就要进入“十四五”了,集团准备在哪些方面重点推进?
吴海涛:“十三五”期间,集团仍存在技术创新力度不足、项目管理水平不够均衡、模式创新推进缓慢、组织活力激发不足、内生动力不够等问题,为此,我们拟在“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以下内容——
转型升级与市场开拓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加快中天向科技领先型现代工程服务商和产品与服务领先型美好生活服务商转型。围绕建筑、地产两大主业,持续加大新材料制造的投入。同时,聚焦国家规划的大都市圈,优化调整市场布局,加大海外市场布局力度;加大公建工业类业务、市场基础设施类业务、PPP业务、城市有机更新等业务开拓。加大工程总承包的推进力度,发挥集团设计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项目解决方案,打造“交钥匙”的工程总承包能力。通过项目企业一体化、业务财务一体化、BIM+智慧工地一体化实现数字项目管理平台,并最终形成数字建筑平台生态新体系。通过改良承包制管理模式和项目管理新模式,形成行业先进生产组织,持续推进“深化设计+集流插”的中天特色快建造体系,打造“优质、低价、能赚钱”的行业先进生产力。
技术革新
“十四五”期间,将持续配强技术人才队伍,加快技术成果积累和能力培育;持续加大技术进步投入,拓宽技术研发的专业方向;依托院士工作站、专业研究所,寻求与更多院校、厂家的合作,加速数字技术与建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强专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研发,推动合作成果在项目有效落地;寻求与加强产学研用各类主体的合作,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并以此加大对绿色建筑、智慧建造等先进建造方式的试点和探索,实现技术与效能应用的良性循环;将通过技术的持续赋能,加强与现代制造业、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全面拓展新材料、新装备和新产品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培育跨专业技术整合能力。
项目管理
“十四五”期间,中天将在集团层面建立并运行“每建必优”督导评估机制,对每个在建项目实行每年两轮次的督导评估。在土建、装饰、安装三大类13项行业领先的标准模块做法基础上,以数字化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为导向,集成应用“深化设计+集流插”技术,形成针对具体模块施工的“标准模块做法”,实现施工效率的大幅提升,质量通病的大幅缩减。通过中天模块化、标准化建造体系的应用,从源头控制安全风险,实现本质安全。
制度建设
动态优化组织运作机制,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发展战略落地。改进改良商业模式,推进EPC等总承包模式,形成投融资、设计、采购、施工、运维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全面改革激励机制,通过股权激励、合伙制、超平均增长奖励等多种手段,实现企业从借政策、市场红利的被动式发展,到激发组织内生动力驱动高质量发展。以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目标,打造具有行业先进水平和中天优势管理特色的互联网+建筑云平台,形成项目管理和企业治理全过程全景式全覆盖的信息化系统。
“走出去”战略
树立“造船出海”的海外经营理念,中天海外在北非阿尔及利亚和东南亚泰国设立区域中心,不断与中建国际、保利国际等业主及总承包单位加强沟通交流,建立了国内外同步协同的多维度经营网络。同时,不断改进“扁平化+属地化”管理模式。“属地化”是指将技术含量较低,安全风险小的项目合理分解,组织有实力的属地专业化队伍实施;“扁平化”又称“自营模式”,由项目直接从国内招聘经验丰富的工班长及技术工人,带领若干属地工人完成项目实施。
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人才标准体系建设,打通员工晋升与发展通道。加快四个核心梯队的人才引进,即加快转型升级梯队、紧缺人才梯队、高级技术人才梯队、管培生梯队的人员引进,提高转型升级人才的薪酬待遇和福利补贴,匹配集团高质量发展导向。按照“骨干员工—后备主管—后备班子”三个层次打造中天控股集团人才供应链,建立标准化培养模式,实现“在2025年内新培养中后台项目管理专业人才1000名,培养新型项目经理300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