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高青
2020年,注定不平凡。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双循环发展的新形势,家装行业如何把握疫情下的政策机遇以及行业内部升级的巨大动力,让家装这一传统行业向阳而生?十年后,家装行业会是什么样子,会出现千亿元规模的家装公司吗?2020年12月12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国际家居产业发展论坛暨家装下午茶第六届“双十二”家装年度盛典上,多位业内大咖就此话题进行了探讨。
十年后的家装行业可能是一个“哑铃型”状态
许瑞(红树林创始人):十年后,会不会出现千亿家装公司?首先我比较敬畏这个话题。我们2020年6月在威海举办过一个会议,当时有一家行业外的企业给我们讲了一个模型,说做家装可以做到1200亿元,这家企业叫贝壳。这些年来我们还在想着能否过百亿,听到贝壳这个想法后感到非常震撼。前两天一位装修公司的老总和我交流,说如果按照贝壳平台的玩法,做3000亿元都有可能。
所以,十年以后的家装业到底会怎么样,不好说。硬要说一个观点的话,我想十年以后这个行业可能会成为一个“哑铃型”的状态,头部非常大,大到规模几千亿都有可能,中间几乎不存在了,就像是断层断掉了,也就是说行业被解构了。然后在数字化到来以后,设计师、工人他们可以自由地“活”着,设计师不必再去考虑买什么材料。所以未来十年的发展过程,可能就是去中间化的过程,把以前胖乎乎的“金字塔”也好,“倒三角”也罢,慢慢地变成“哑铃型”。
打造千亿级企业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穆峰(知者研究创始人):家装企业要想达到千亿级,我想可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在用户端方面,一定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信任问题,二是个性化问题,三是设计效率的问题。
第二个,是整个全链路的数字化。全链路的数字化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我认为是解决一个可复制性的问题。要做到千亿级别的时候,意味着你的规模一定不是来自一个城市,可能是来自上百个城市的,全链路数字化是解决每个城市可复制性的一个手段。如何做到全链路数字化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在产品端,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极致,其实是一个装配式家装产品。另外在整个交付环节,水电这个层面,一定是有技术革命和整个新产品出现的。举个例子说,现在我们手机用充电宝充电,以后也可以无线给手机充电,甚至墙电也可以无线化,那么电工这个工种就可以去掉了。
第三是供应链,它一定是有规模的。但是这个选型,应该比线上拼多多、天猫小,但是比线下是更优的,但是相对来说更精。然后还有一个是流量,需要注入大规模的流量去解决。比如线下贝壳的流量,线上天猫的流量。
专业公司有可能过千亿,家装公司反而不可能
王大川(绿色家装饰董事长):聊到千亿公司,我觉得千亿的家装公司不存在的。因为人的不可复制性,是我们家装行业很难跨越的一大壁垒,而且我们这个行业链条太长,对于管理系统的要求非常高。但是,我以为专业性公司是有可能过千亿的。比如供应链企业、流量平台型企业,甚至是专业的施工企业,都有可能过千亿的。
未来家装业存在着规模化和个性化如何协调的矛盾
程守真(远咨询创始人):今天谈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整装是家装领域的大趋势。随着家装消费者消费形态的转变,在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未来20年,整装一定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向。在这个大的趋势下,全国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可能都要往这个方向去靠拢。虽然由于中国的城市分级非常大,可能有一些地方还是会有清包或半包的方式,但是我认为这个大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第二个观点,在我们家装这个大的行业领域里面,存在着规模化和个性化的矛盾。现在我们一些龙头装企可能会做到四五十个亿,未来也可能往百亿发展,但是我还没有想过是否会有一千亿产值的家装公司出现。如果以后真有一千亿规模的公司出现,其规模化一定是要解决标准化的问题,但是标准化对于家装这个领域一定是牺牲个性化。所以很有可能,今后能做规模化的企业,是有限个性化。家装业今后不管怎样发展,我认为在每个城市的区域都会存在极大个性化的空间,这或许可以交给深耕当地的品牌装企来做这件事情。
家装需要用户思维,未来的行业还是会百花齐放的
李腾霄(德国立乐总裁):中国餐饮行业最不会得罪人的是哪一个公司,我想可能是新东方烹饪学校。现在很多连锁型的餐饮企业,已经把他们的灶具、厨具搬到新东方的学校里去了,心甘情愿接受学校的培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每个班级里面有一个班主任,这个班主任同时也是当地餐饮行业协会的领导,会给这些学生提供就业、维权甚至劳动仲裁等等服务。所以像新东方烹饪学校这样的标准化、产业化的极致用户思维,是值得我们家装公司学习的。
如今整装模式的兴起,让我们意识到百亿或者数百亿的家装公司是有可能诞生的。但即使这样,我以为未来的家装行业还是百花齐放的,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巨大的,小而美的公司也是非常不错的。十几个人,每年做个几千万,这种类型的公司一定也会存在的。
未来做到千亿的一定是共和体或联合体
尤月林(北京月林集团董事长):我觉得要做好装企,离不开三个事情:第一个是我们如何让引流的成本降低;第二个是转化;第三个是交付,如何轻松交付。这三个事情在目前来讲不是每一个中小型的装修公司都能做到的。
我们是做全国连锁的,也正在做这三件事。我们在做大店,从全国连锁到同城连锁,努力形成一个矩阵型营销,让每一家企业的引流成本都降低,这个叫共和体。将来如果有公司能做到五百个亿、一千亿,我想一定会是共和体或联合体。千亿规模的装企,不是单店企业能做的事情,是要联合一帮企业统一品牌、统一系统,把公司开到离客户最近的地方去。我相信将来应该会有这样的企业出现,这个是我对未来的判断。
实现规模化要解决两个重点问题
许春阳(家装下午茶CEO):这些年,我发现家装营销的形态变了。有拿大店的,也有拿社区店的,也有这两种的组合模式,还有中型店的连锁……这种业态看起来最终的逻辑还是为了服务消费者。未来十年,对家装来说还有一个始终不变的利好,那就是我们的消费者始终需要我们,这个也是我们唯一的优势。但是家装业要壮大、要实现规模化,我想可能需要解决两个重点问题,一个是更大规模的组织是怎么设计的,第二个是更大规模的数字化能否实现。
要在健康与安全的前提下追求规模化
李晓锋(深圳市家装家居行业协会会长):今天大家都在讨论中国家装企业能否实现百亿、千亿的事情。其实对我来说,在关注百亿、千亿这些数字的同时,更关注行业和产业的健康与安全。
我觉得我们不要陷入到一个唯数字化论的氛围里面去,还是要在保证健康与安全的前提下去追求我们的数字。我们深圳装企在全国来讲是比较保守的,但是这样一个保守在行业里面不见得是一件坏事。首先,要把装修中基本的活做好了。我们都在说创新,我觉得我们行业在讲创新之前,先把自己守旧的活做好,如果这个活没有做好,我们创新可能会走到另外一条路上去。第二个,别去纠结模式。先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如果我们产品还没有做好的时候,我们纠结这个模式那个模式,可能也是一场空。第三个,我特别想讲的是控制规模。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是唯规模论的,中国经济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也有一些巨无霸实际上都是在“大象骑单车”,风险很大。第四个,要警惕资本。资本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就刚刚大家说起的快递业,在资本的操作下,出现不少问题。所以,健康的资本是一个助推,但是如果是破坏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这样的资本我们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