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视频会议,通报工作进展,交流经验做法,部署安排下步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姜万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0年,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部署,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引领城市转型发展,整体提升城市的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
会议通报了“新城建”工作启动以来取得的积极进展,介绍了各省(区、市)采取的有关落实措施,以及试点城市在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发展目标、确定工作任务、探索商业运作模式、保障建设资金等方面的典型做法。
会议强调,推进“新城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着力点,是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深刻认识推进新城建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新城建”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全面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整合城市空间信息模型数据及城市运行感知数据,建设全覆盖、相互联通的城市智能感知系统,打造智慧城市基础操作平台,推进CIM平台在城市体检、智慧市政、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二是推动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对城市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热力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和智能化管理,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三是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以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和改善城市出行为切入点,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的感知体系,打造车城网平台,实现“聪明的车、智能的路、智慧的城”协同发展。
四是建设智能化城市安全监管平台。以CIM平台为依据,整合城市体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房屋建筑施工和使用安全等信息资源,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城市安全智能化管理。
五是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建设智慧社区数据平台,运用5G、物联网等新技术对社区设施、设备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现社区智能化管理。
六是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和智慧运维,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七是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构建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为一体的智能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对城市管理的统筹协调、指挥监督和综合评价,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在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试点工作。
会议强调,要抓好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加快推进新城建。试点城市要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充分发挥新城建对有效投资和消费的带动作用。要探索系统推进新城建工作的体制机制,建立完善新城建各项任务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对接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运作模式。
会议要求,要强化责任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把新城建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注重系统推进,切实做到信息共享、集成运用;夯实责任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用好现有基础,注重利用和整合现有系统资源、数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发挥专家作用,增强新城建工作的科学性;加强经验交流,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省份、先进城市好的经验做法。
广州市、上海市、绍兴市、海宁市、武汉市、郑州市、重庆市分别就CIM基础平台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化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智能化燃气设施建设和改造、协同发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社区建设、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等新城建重点任务作经验交流。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