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人社部、工信部、财政部、住建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 《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部署“十四五”期间全国工伤预防工作。
这份五年行动计划提出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预防、康复、补偿”三位一体制度体系,把工伤预防作为工伤保险优先事项,采取一切适当的手段组织推进,切实提升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促进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其工作目标:工伤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重点行业5年降低20%左右;工作场所劳动条件不断改善,切实降低尘肺病等职业病的发生率;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实现从“要我预防”到“我要预防”“我会预防”转变。
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九项工作任务体现了三大特点:
一是提出了预防优先的理念,更加注重事前预防。从伤后保障到伤前防范,体现了对人的关爱、对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视。
二是建立了大预防的工作格局,更加注重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积极发挥作用,覆盖预防工作全链条、各方面,为做好预防工作提供了机制保障。
三是突出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人员,更加注重关键少数。本期计划围绕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高发的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同时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一线班组长等重点岗位人员作为重点对象,实现培训全覆盖,通过抓住关键少数,带动工伤预防工作整体开展。
九项工作任务分别是:牢固树立预防优先的工作理念,建立完善工伤预防联防联控机制,瞄住盯紧工伤预防重点行业,全面加强工伤预防宣传,深入推进工伤预防培训,科学进行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大力开展互联网+工伤预防,积极推进工伤预防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切实加强对工伤预防工作的考核监督。
国家八部门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加强组织领导,勇于创新发展,强化经费保障,建立长效机制,杜绝一阵风一刀切,推动工伤预防工作日常化、规范化、机制化。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政策稳定性和工作连续性,一年一年干下去,一期一期干下去,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推动工伤预防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