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

重构工业互联网4P营销体系

——筑集采探索现代建筑产业互联网系列报道(八)

□须 峰

围绕构建现代建筑产业互联网营销体系的课题,笔者从杰罗姆·麦卡锡(Jerome McCarthy)教授的“4P”模型展开,已分别阐述了产业互联网经济中,产品特点、定价策略、渠道体系。本篇,笔者将继续以筑集采探索现代建筑产业互联网的实践案例,就重构工业互联网4P推广体系与大家作交流分享。

一、产业互联网推广主要任务

产业互联网一般采用集体决策,环节多、流程长,而消费互联网大多按照个人决策,环节少、速度快。“流量思维”“眼球经济”等消费互联网惯常打法,在产业互联网将受到局限。

可见,产业互联网的有效推广,需重点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单个用户如何推广落地、二是如何复制推广规模扩张。

以下笔者联系筑集采市场推广实践,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二、产业互联网推广实施策略

(一)单个产业用户如何推广落地

产业互联网是个宽泛概念:既包括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如西门子打造MindSphere开放式物联网操作系统,从“卖设备”提升为“卖基于设备运转实时数据的预防性保养与维修服务”;也包括信息互联、商品互联、智慧互联催生出新兴产业,如京东智造凭借长链条、高价值的交易大数据,依托特定算法,实施C2M(Customerto Manufacturer)反向定制,有效弥合生产端与消费端的信息不对称。

笔者认为,赋能型产业互联网的推广落地,重点解决存量优化的问题;新创型产业互联网的推广落地,重点解决价值链重构的问题。

实践中,各行业均有其独特的工业互联网架构——如建筑、汽车这两个行业的产业链、价值链、数据链大相径庭——故无法像消费互联网那样一刀切、执行标准化推广策略,而应像“炒小锅菜”一样,应行业、企业而变。以建筑施工行业为例,行业信息化水平较低,通过筑集采平台赋能,可让建企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节约3%~5%的采购成本,并可进一步获取供应链金融等数据驱动型增值服务。显然,筑集采基于行业特点、平台价值,制定实施的推广模式,不完全适用于其他行业。同时,筑集采产业互联网推广所涉及的“关系、产品、服务、权益”等核心元素,客观上也具备一定借鉴意义。

(二)如何复制推广实现规模扩张

1.多管齐下有效推广

筑集采多年深耕实践证明,产业互联网推广的一种正确打开方式,可分四步走:关系引入、产品切入、服务融入、权益深入。关系,特别稀缺核心关系,是行之有效的敲门砖,有助于和客户快速形成共识、达成合作;签下客户后,产品(服务)的核心价值,成为能否留住客户的关键;产品从初级走向完善的迭代过程中,要由专门团队做好服务,维护良好客情关系;随着产品(服务)逐步成熟,要设计执行富有吸引力的用户权益体系,并通过过程管控,协同生态提高GMV。

2.协同生态快速扩张

本质而言,产业互联网是做“B端”生意,与消费互联网“C端”生意的一项重要差异,在于后者能以标准化产品(服务)大批量满足用户需求,而前者封装交付的产品(服务)或多或少带有个性定制元素。全部自己干,会在资源、规模、管理等方面遇到瓶颈,笔者在《重构工业互联网4P营销体系(渠道篇)》提出,借助商业生态力量开展大规模定制,是产品封装、渠道分工的一条经验法则。其中:总部承担核心产品研发、迭代与推广,并在特定区域市场完成定制化二次开发与部署,形成样板;后续在其他区域市场的复制推广,可交给生态伙伴去做,整合利用社会渠道资源、专业技术资源,培育生态、快速推广。至此,《重构工业互联网4P营销体系》系列分享告一段落。

搁笔之际,笔者想起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三个经典提问:“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

消费互联网时期,信息互联使得信息更为丰富、更趋对称,所迸发出的“便利、便宜”等广受欢迎的价值主张,驱动着商品互联,变革了商品流通与消费的固有范式;进入产业互联网时期,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进步的多元融合,赋予信息互联、商品互联以新内涵,更进一步滋养着万物互联、智慧协同,进而为产业互联网商业生态中的“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推广(Promotion)所描绘的事业,开创出新模式、新空间。

执牢互联网经济基本规律之“牛耳”,吃透新规则、掌握新范式,系统理解产业互联网商业生态中的“4P”,将有助于正确回答德鲁克三个经典提问,推动实现基业长青。

2021-02-11 ——筑集采探索现代建筑产业互联网系列报道(八)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1798.html 1 3 重构工业互联网4P营销体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