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时永庆 见习记者 孟竹 通讯员 杨卓君
“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先后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等文件并要求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和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一级子企业、全国第一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森公司”)董事长严阵,讲述中森公司如何用科技成就建筑,将设计添彩生活。
建筑工业化助力产能迭代
“中森以成为建筑科技进步的推动者为企业使命,我们成立了科创委员会,建立专职研发团队,重点投入装配式工程研究院和建筑与人居工程研究院的科研工作,设立专项课题并做到专款拨付。”严阵介绍说。数据显示,中森公司已经参与国家课题研究20余项,行业标准规范制定25项以上,满足企业具体的研发需求40余项,主导或参与20多项示范项目实践案例汇编,获得专利技术50多项。
伴随着中国建筑工业化的加速,2016年中森提出“HIGA”建筑工业化体系。以人性化、工业化、智能化、绿色生态环保、高适应性为核心理念,针对行业痛点,梳理装配式建筑工业化思维解决方案的理论和路径。其实,严阵和他的团队2015年便开始全面采用BIM技术进行装配式建筑全过程设计。目前他们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装配式信息化设计流程体系,完成超过300个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设计及管理工作。
严阵告诉记者,除了BIM设计之外,中森还致力于通过BIM技术进行上下游产业间的数据互通。近年来,设计团队在装配式建筑全过程正向设计、设计与设备数据传递,机器人智能制造,智慧工地,物流运输管理,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用科技赋能设计,中森公司于2016年启动信息化研发工程,中森团队与建研院构力科技共同研发了基于PKPM-BIM协同设计管理系统的装配式设计软件,充分考虑并集成各专业、各阶段要求,进行各专业设计、出图、管理,达到专业之间数据无缝衔接,提高效率,提高设计质量,前置解决构件生产、施工安装中的工艺及效率问题,工业化设计理念以提高全过程实施效率为目标,有效控制周期及造价成本。
多年来,中森公司持续加强投入进行预制集成产品研发。2017年完成的“海绵城市预制混凝土制品研发”课题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基于该课题开发出的预制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采用预应力技术减小管廊预制构件截面、有效控制裂缝,(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