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高青 李兴龙
在“红豆故里”江苏省江阴市顾山镇红豆村,有一位古稀老者,常年穿一件夹克衫,蹬一双旅游鞋,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这位慈眉善目、朴实无华的老者却有着不凡的经历:他是一位有着18年军龄的军人,又是一位在市场大潮中摸爬滚打了26年的创业者,更是引领当地乡镇经济发展、每年能创下10亿元产值、解决800个就业岗位的实干家,拥有中国建筑玻璃和工业玻璃协会专家、无锡市劳动模范、江阴市优秀企业家等耀眼头衔。
这位老者就是江阴市京澄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律。几十年来,凭着过人的胆略和智慧,他兢兢业业创办实业,有力助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并带领当地村民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就像红豆村那棵声名远播的千年红豆树一样,在广大村民的心里,陈俊律就是红豆村的一张闪亮名片。
45岁创业,放弃体面工作选择“下海”
陈俊律1950年出生,1968年参军,作为培养苗子,他从部队基层被抽调到总部的科研院所工作,后又作为那个年代的“工农兵学员”被选送到大学深造。1986年他从部队转业,作为技术干部被安排到江阴市经济委员会工作,从科员到副科长,从副科长到科长,再从科长到主任助理、副主任,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工作,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然而到1995年陈俊律45岁时,他却迎来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他下海创业了。
为何要放弃经委副主任这样有身份、有地位的工作,且要从体制内跨到体制外,去冒大风险下海呢?陈俊律回忆说,当时他的家乡红豆村有家新上马的玻璃深加工企业,项目接近完成,但由于投资大、技术新,产品没有打开市场,企业运转不灵而处于困顿倒闭的边缘,且苦于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接手而使各方面都非常着急。陈俊律不忍心看着一个好端端的重大投资项目就此夭折,也不忍心让家乡父老由此背上一个沉重的经济包袱,他做出了一个超越自我、出乎大多数朋友意料之外的大胆决定:自己接手干。陈俊律告诉记者:“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人,虽然参军入伍入了党,提了干部,又上了大学,转业后分配在政府机关工作,各方面的条件确实都不错。但是再回到农村去,这对我来说转的弯子并不大,而且回去挑担子干一番事业,是为了回报家乡和父老乡亲的,这对我来说也是应该的和值得的。”于是,凭着军人特有的魄力和勇气,陈俊律毅然向组织上提出了辞去经委工作的申请,接手管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开明的江阴市委领导也批准了他的这一创业请求。
“大家都说我这是‘下海’,而我却说我这是‘上岸’。从我内心来说,与其在政府机关平平淡淡过一生,不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干一场,做成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还一个本真的自我。回过头来看,26年前我选择离开机关去干企业实体,这个选择没有错。”陈俊律如是说。
陈俊律接手的这家企业就是现在的江阴市京澄玻璃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家平地起家的企业,专业从事玻璃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主要生产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其生产规模和装备水平处于国内领先。陈俊律针对公司硬件占优,技术人才却不足的短板,从当时不景气的军工系统引进了一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技术人才,开发出了完全能替代国外进口的同类产品的高品质玻璃,满足国内市场的急需,也大大拉低了国外同类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如北京国贸大厦、上海金茂大厦、上海大剧院、宋庆龄纪念馆、南京中山宾馆等一批重大工程都选用过京澄公司的产品。以后,陈俊律又从建筑外墙玻璃做到室内装饰,以及做家居、家电类配套玻璃产品,开发出了数个“国内第一”的产品,如灶面板玻璃、淋浴房玻璃、电加温玻璃和无铅无铜银镜玻璃等,产品曾和伊莱克斯、松下、LG、宜家等国际著名公司配套、出口到美国、澳洲、日本和欧洲的几十个国家。诚如陈俊律所说,“上岸”后的他在创业的大潮中如鱼得水,以“诚信经营,务实做事”为宗旨,企业做得风生水起,蒸蒸日上。由于生意红火,京澄玻璃厂区一扩再扩,占地达200多亩,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南京等地设立有7、8个办事处。
在陈俊律的精心经营下,京澄玻璃成为市场上的一棵“常青树”,即使在26年后的今天,京澄玻璃依然还是国内玻璃深加工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连续多年蝉联“中国深加工玻璃30强企业”。“如今公司拥有各类先进的玻璃加工和铝型材加工设备100多台(套),可年生产各类深加工玻璃1000余万平方米,无铜无铅环保银镜400万平方米,各类家具产品及配件200万套,产品继续远销欧洲、北美、澳洲、日本等市场。”陈俊律介绍。
耕耘不辍,花甲之年再创业
本真、务实、专注的陈俊律在京澄玻璃这家公司身上专心致志做了很多年。而到了2010年前后,陈俊律审时度势,再次创业,在京澄玻璃的基础上,延伸开拓了与玻璃产业链相关的其他业务,接连成立了多家公司。此时,陈俊律已是花甲之年。
先是在2009年4月成立了江苏京澄船用玻璃有限公司,从事船用钢化安全玻璃、船用中空玻璃、船用夹胶玻璃、船用电加温玻璃、船用防火玻璃、防弹玻璃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我们的船用玻璃产品是获得中国船级社的CCS认可证书和美国船级社ABS认可证书的,远销日本、荷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是一炮打响。”陈俊律向记者介绍。接着在2009年8月又成立了江苏润达光伏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发电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太阳能电站的设计、施工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逐步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到了2011年,又与丹麦合资成立温格润节能门窗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广和完善聚氨酯隔热铝合金门窗技术和产品,开始在节能门窗领域发力。
之后十几年,陈俊律的产业不断扩大,又陆续成立了多家企业。如今,陈俊律已经拥有了十来家企业和实体:在玻璃和建材领域,有京澄玻璃和金林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在家居和节能领域,有通达家居和温格润门窗公司;在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有润达光伏和晶瑞特新材料公司;在生物科技和生态农业领域,有莱顿博瑞生物科技公司和农业合作社;在特种玻璃和工程领域,有船用玻璃和博隆科技公司等。
“在玻璃这条产业链上综合布局的同时,我们尤其是加大了科技创新与研发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让自己拥有新的核心竞争力。”陈俊律介绍。比如,公司致力于废玻璃资源再生处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研发出具有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新产品——玻璃轻石。该产品具有质轻多孔、保温隔热、吸声降噪、阻燃防火、吸潮吸湿和吸除异味,以及耐挤抗压、清洁环保、化学和物理稳定性好等一系列特性,除了能应用于建筑领域外,还可应用于道路工程、桥梁和隧道工程、地铁、环保水处理工程、园林绿化、室内外园艺、屋顶花园、土壤改良、缓释化肥、吸味除味等领域。再比如,公司研发了一种智能型的电致变色玻璃产品,可用手机随机控制,起到遮阳调光、保温调色、提高舒适度和私密性的效果。该产品除了用于建筑家装外,还可用于汽车、飞机、轮船上。“目前国外此类产品的报价在1万元/平方米以上,而我们现在开发出的这款产品,质量不比国外产品逊色,价格仅为2000元/平方米,具有很大价格优势。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竞争力。”陈俊律说。
致力被动房,做聚氨酯门窗的创领者
在衍生出的这些企业当中,陈俊律特别看好温格润节能门窗有限公司的未来。
作为国内首家生产聚氨酯门窗的企业,温格润专注于新型聚氨酯隔热铝合金型材的研发和生产,以及该新型节能门窗系统的设计、加工和安装的一条龙配套服务及技术咨询。“温格润节能门窗执行欧洲的现行产品节能标准,采用欧洲进口定制生产线,全自动化生产,全程无排污。而其最大的亮点就是非常适合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上应用,这也是其价值所在。”陈俊律表示。
温格润门窗系统使用“聚氨酯隔热铝合金”型材,该型材由表面包覆起装饰作用的铝型材和起骨架作用的高密度聚氨酯组成,由外到内分为铝外包覆装饰型材→高密度聚氨酯体→内装饰型材。这是一款创新型节能型材,与传统的断桥铝型材相比,完全打破了其间隔很窄的尼龙穿条的断桥工艺,直接将具有高强度高密度高保温隔热性能的聚氨酯体填充进铝型材之间,实现了全实心断热。“高密度聚氨酯体的强度超过了实木,而导热系数比实木要低得多,实木的导热系数一般为0.2,而我们公司聚氨酯产品的导热系数只有0.062,由此可见其非同一般的保温隔热性能。”陈俊律介绍。正因为高密度聚氨酯材料出色的保温性能和高强度、耐老化等特点,聚氨酯隔热铝合金型材在被动式超低能耗节能门窗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国内多个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采用了该类型材的门窗系统。
陈俊律如数家珍地介绍,早在2013年,在河北秦皇岛建成的“在水一方”一期工程,是中国最早的一批被动式建筑之一,当时就是由温格润公司参与做的。目前,国内总共有200幢左右的被动房,温格润就参与了其中80幢房子的建设,如莲台山养老院、杭州永德信零碳馆、株洲市民广场、曹妃甸幼儿园、无锡自建宅项目、海门大学科技园、江阴御峰花园等,包括一些外资厂房如Brembo厂房、衢州-夏特、天津克恩里伯斯、南京BOSCH、济南Festo物流中心等。
这些年,国家力推建筑节能,出台了很多鼓励政策。在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方面,截至2020年10月,国内24个省市包括15个地级市已发布给予优先用地、容积率奖励、售价上浮、资金奖励等超过118项激励政策,区域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从严寒、寒冷到夏热冬冷等全部气候地区,而且正逐渐由北方向南方地区发展。比如上海、江苏等地均出台了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补贴扶持政策。“节能激励政策的密集推出,加上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对建筑的节能保温要求越来越重视,这些都是我们节能门窗的发展机遇。我们的产品是按照欧标生产的,产品的技术、性能、质量都不逊色于国外产品,但价格只有国外产品的1/3左右,这个也是我们的竞争优势。”陈俊律表示,“温格润做聚氨酯门窗已经有10年了,有技术、有经验、有实力。我们的目标是继续致力于节能事业,努力做中国聚氨酯隔热铝合金节能门窗系统的创领者。”
回顾自己这26年的创业路,秉承“诚信经营,务实做事”的宗旨,陈俊律认为自己经营企业的思路是比较稳健的,企业的发展也是比较扎实的。这么多年来,陈俊律审时度势,把准了产品开发的方向,回头看,开发的产品都踏准了时代发展的节奏,走在了同行的前头。无论做精而专的深加工玻璃,还是做智能家居和节能门窗,都适逢其时。而让陈俊律格外开心的是,在做好企业的同时,也凝聚起当地的村民,正一起走向共同富裕的路上。浓浓的乡土情结,陈俊律就像一颗灿若云霞、历久弥香的红豆,赤胆深情一览无遗。他深爱着这片故土,深爱着故土上的村民,他创办的企业几乎都注册在江阴市顾山镇当地。“我要把企业发展的红利献给家乡和人民。”陈俊律深情地说。
展望未来,陈俊律说:“初心不改,继续把服务村民和服务社会作为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朝着绿色、生态、节能、环保、智能以及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大方向走,以前这么走,今后我们还会这么走,我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