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建筑总工程师,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河于2020年10月,经过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主席团的审核和选举成为该院院士。“当选院士,既是对我工作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鞭策。非常感谢广州大学为我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和最大的支持。”王河说。
王河是2016年首批“南粤工匠”获得者,从事建筑设计、科研教学30余年,设计项目多达上百个、获奖近百个;他是岭南建筑家,潜心研究岭南建筑,挖掘出“岭南建筑”“岭南派建筑”“岭南建筑学派”的岭南建筑发展规律,并提出了岭南建筑设计的“活态空间”理论;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他提出了“三要论·七要素”的城市设计与健康建筑理念。
去年12月,在2020海交会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交流峰会暨“共生·价值”第九届金博奖全球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上,身为广东博士创新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王河分享其主持设计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嘉禾院区在战“疫”中的卓越表现和骄人战绩。他希望在健康建筑设计、产业规划以及全球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出更有意义的探索。“深耕岭南建筑,追求卓越,努力做一名中华民族的‘大国工匠’,为传播岭南建筑文化多做贡献。”王河如是说。
“南粤工匠”当选“洋院士”
在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王河的办公室门口有一副对联:“工于心一丝不苟,匠于行精雕细琢”,这是王河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在他看来,一丝不苟、精雕细琢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无论是城市设计、建筑设计,还是室内设计、环艺设计,王河都精益求精。
从事建筑设计30多年来,王河的作品有广东珠岛宾馆“东一号工程”、松园宾馆、广州亚运村“村长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嘉禾院区等等,可谓熠熠生辉。他还获得“中国建筑文化奖”、首批“南粤工匠”等殊荣。他极致的“工匠精神”,结出了传统韵味和现代气息相得益彰的岭南建筑硕果。于2018年获得第六届广州科技创新南山奖。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王河主持设计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负压病房”“三通道”,为工作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广州地区24个先进典型获表彰,该院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又因成为“收治全国最多新冠相关病例外籍患者的医院”而被传为爱心佳话。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始建于1921年,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现有东风路及嘉禾两个院区,其中嘉禾院区由王河主持设计。该院在重大及突发传染病诊治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历次的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充当了广大市民的健康卫士。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嘉禾院区抓住岭南季候风特点,采用亲近自然的多栋连廊、横向发展的低层建筑形态,通过大面积的绿化设施,并充分考虑了自然采光与通风等因素,将医院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融合于自然绿化中,创造了亲切舒适、安逸宁静的优美诊疗环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医院设计理念。”王河说。
在王河绿色建筑设计生涯里,一直提倡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全生命周期的发展理念,无论是在其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中,还是在其日常言语行为中,都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所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大师何镜堂曾评价说,王河从事多年的岭南建筑设计实践和理论探索研究,参加和主持多项重大的工程设计,打造了有岭南特色的建筑,善于将现代建筑与传统岭南建筑相糅合,是难得的致力于中国传统岭南建筑创新和研究的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认为,王河从事建筑设计、科研三十年,教学十余年,专注于岭南建筑理论研究、岭南建筑设计创作,获奖丰富,其建筑设计作品具有岭南建筑文化特色。
2019年,广州市主要领导对王河提出的打造湾区岭南建筑文化高地,给予充分的肯定。
2020年12月28日,王河收到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长、俄罗斯功勋科学家鲁萨克·O·N发来的通知公函。公函显示,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主席团根据2020年10月28日会议决议,选举王河为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并祝愿他在中国建筑设计领域中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
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是依据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关决议,由独联体国家等发起、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建立的全球性科研机构,在比利时、卢森堡、美国和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地区设立分院,在联合国总部设常驻代表机构。根据该院相关规程,该院主席团及其各学术委员会评审会议就候选人资料及其研究课题和成就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遴选。王河最终脱颖而出,成功当选该院院士,这是对王河多年学科建设、学术成果的高度认可。
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姚重璞指出,王河的建筑设计作品在打造现代建筑美感的同时,巧妙融入岭南建筑的文化特色,其“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是致力于中国传统岭南建筑研究和创新的绿色岭南建筑代表性人物。
从事建筑设计30多年,王河获奖近百个,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他最看重的是2011年获得广州设计周颁发的“岭南设计成就奖”,以及2010—2020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银奖,被誉为建筑设计界的“奖中奖”。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王河建议年轻设计师不仅要关注建筑本身的功能,还要关注建筑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注重建筑设计,注重品牌设计,结合健康、智能化、大数据等趋势,打造别具一格的岭南建筑文化特色。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在岭南建筑文化的大道中,30多年来王河辛勤求索,留下了一座座独具岭南特色的楼宇、庭院、围屋……“让人诗意地栖居”是他一贯的坚守。他是广东当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立志“画”出湾区最美岭南建筑风景,其作品处处散发岭南文化生命力,彰显了新时代广东建筑师的文化自信。 (建筑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