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综合

安徽庐江:修复水毁工程保春耕

修复泵站、加固圩堤……安徽省庐江县去冬今春着力修复水毁工程,全力保障春耕生产。

修复泵站39座,旱能灌,涝能排

开春以来,庐江县机电排灌总站积极组织人员、设备,开展水毁修复工作,确保水利设施安全运行,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和粮食安全。

庐江县同大镇王渡二站位于白石天河北岸,承担着石大圩10000多亩农田的排涝灌溉任务。去年特大洪水导致该站全部被淹,退水后,经过紧张抢修,所有机械设备已恢复,但站房周边多处水利设施仍损毁严重,为了抢抓工期,春节刚过,施工队伍便立即进场施工。

“要是久雨,圩内积水过多,我们就要开机。把圩内积水排出,确保农田安全。”庐江县同大电力排灌站负责人王长松说,“目前我们王渡二站整个工程量已完工90%,将在3月中旬全部竣工。”

在同大镇常丰排水站,技术人员正在对站房内的泵机和电力设备进行开年的第一次检修。受去年的洪水影响,站房内的6台泵机受损严重,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该站提前检修日期,增加检修频率。

“往年我们每年3月组织维修,由于去年受洪水影响,机械超负荷运行,今年春节后一上班就开始组织人员立即维修,确保春耕生产安全进行。”同大镇常丰排水站站长彭明贵介绍。据了解,庐江县机电排灌总站2020年度水毁水利工程总投资1510万元,共需修复泵站39座,主要包括管理房、机房、场内基础设施修复;电气设备恢复安装,机电设备损坏部件更换等,计划3月底所有工程可以全部完工。

庐江县县机电排灌总站党支部书记赵凤鸣介绍,“我们的水毁修复工作从去年11月份就已经开始启动了,目前我们所有的电力设备和泵机已经恢复功能,旱能灌,涝能排,能满足春耕生产的基本需求。”

兴建11个重点达标工程,圩口防洪标准再提高

2月26日,春雨绵绵,可在安徽省庐江县白湖镇杨柳圩达标建设工程的殷家渡标段施工现场还是一派繁忙景象,10多台挖掘机开足马力,挥动着强有力的臂膀,进行堤防加培和二平台填筑,工人们在忙碌作业。该项目施工单位正抓紧时间开展堤防加固工程的扫尾工作。

“去年我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杨柳圩险情不断,多处告急,暴露出防洪堤圈高度不足、堤身填土质量较差、圩内排涝标准偏低等防洪除涝突出短板。”白湖镇长施小勇介绍,根据堤防现状及存在问题,今年1月13日已正式开工建设杨柳圩达标工程,包括堤防加固、防汛通道贯通等方面。杨柳圩是庐江县最大圩口,圩区总面积43平方公里,本次杨柳圩达标建设工程涉及白湖镇7个村(社区)3.2万群众。

2月27日,在庐江县庐城镇境内的罗埠河水毁工程修复施工现场,大型机械在船只的配合下紧张施工。春节过后,庐江县庐城镇罗埠河、白石天河沿线水毁工程全面复工,施工单位调集近百艘运输船、疏浚船和大型机械,紧急投入河堤加高加宽、河道疏浚工程,确保4月底完成同大圩、石大圩和同心圩防汛圩堤的加高加宽任务,修复加固2020年的汛期水毁工程。

庐江县水务局长周琼说:“本次全县重点圩口达标建设工程共有11个,其中9个万亩以上圩口、2个5000亩以上圩口,项目总投资达34亿元,预计在汛前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并发挥效益。”该县有大小圩口159个,万亩以上圩口9个,千亩以上圩口54个,堤防总长度670多公里。

据了解,围绕在去年水灾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该县开展了水利建设大会战,补短板、强弱项,集中机械、人力,加快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水利基础设施防洪保安能力,夯实“水基础”,提供“水支撑”。

“我们县把圩口达标建设和水利水毁工程作为重点工程来抓,挂图作战,压茬推进,保障能灌溉,保障汛期安全度汛。”庐江县副长李朝传说,“工程结束后,圩口防洪标准将由现在的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标准;结合堤顶防浪墙建设,可抵御百年一遇洪水。”

(通讯员 钱良好)

2021-03-08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2006.html 1 3 安徽庐江:修复水毁工程保春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