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的微风吹绿了大地,又是一年人间最美三月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燕赵建设者的巾帼风采!在家庭中,她们是孝顺的女儿、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在施工一线,她们在钢筋水泥、机械轰鸣中穿梭,与团队一道,用辛勤的汗水、不懈的奋斗,承担起建设一座座精品工程的重任;她们穿山跨河间,怀揣信念,以技术创新为己任,致力于推动建筑科技质量发展;她们高瞻远瞩、躬身践行,引领带动企业发展壮大;她们以女性温柔细腻的独特魅力,柔化了这钢筋水泥的世界。巾帼竞芳的“风采”与蹄疾步稳的“行业发展速度”同行,在新时代的风景里尽情绽放,为燕赵大地的建设事业增添了一抹靓丽色彩,令人瞩目。
牢记使命
做对社会有用的企业
她,大学毕业以一腔热情投身建筑行业,从国企基层一路摸爬滚到公司工作营处长、市场部经理、副总经理、党支部书记。2005年她又为实现人生梦想,和团队成立河北天森建设工程公司,研管理,带队伍,交朋友,拓市场,用近十五年时间,把一家年轻的企业发展为具有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多项专业壹级资质;同时,该公司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承包经营资格,下设建筑设计、工程造价咨询、建材贸易、园林绿化、担保等多种经营模式控股子公司的综合型建筑企业集团。她就是河北天森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织书记兼总裁、国家注册造价师、建造师、国家项目管理师、高级工程师、河北省企业信用促进会、河北省中小企业协会、河北省建筑业协会等协会副会长张贵玲。
铁娘子的成功秘诀:以诚相待
2005年,该公司成立之初,张贵玲和团队把经营理念锁定在“信任源于诚信,诚信创造未来”上。早在国企工作期间,张贵玲和主管领导仅带领一名招投标人员和一名司机来到石家庄开拓市场,靠着诚信经营开拓出一片天地。创业阶段,她更加坚定了“友以诚会、业以信立”的经营理念。
张贵玲高度重视合同的签订、履行和管理。常常因为一个合同而忙到后半夜,在办公室沙发上休息一会儿,第二天依然按时上班。期间,签订合同严肃认真,做到内容具体、条款清楚、责任明确、手续完备,合同履约率达100%。在支付工资上,张贵玲要求绝不拖欠。自企业成立以来,公司从未发生过拖欠情况。在劳务分包中明确要求优先保障农民工工资,在甲方工程款拨付不及时的情况下,公司派人到现场监督发放,并留有影像资料,确保工资直接发放到农民工手中。依靠“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用户第一”的经营宗旨,天森集团在河北省综合信用评价得分中名列前茅,荣获多项荣誉,承建的多项工程被评为省、市级优质工程,赢得了业主和用户的广泛信赖与赞誉。
女企业家的家国情怀
如今,除了担任河北天森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书记兼总裁,张贵玲身为一名中共党员,还兼任河北省建筑业协会、河北省企业信用促进会、河北省中小企业协会等五家社会组织的副会长职务。对她而言,从公司管理者再到投身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服务社会的企业家代表,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那份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家国情怀和肩负重任践行初心使命的心。
公司创立初期,张贵玲就把吸纳下岗职工作为职工来源的主渠道,密切配合市总工会和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积极与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手拉手、结对子、送真情、献爱心等援助行动,为共创稳定和谐社会做出了一个普通纳税人应有的贡献。天森集团在她的带领下多次参加由新浪天津文娱举办的“助学梦、齐飞翔”秦阳明公益助学捐赠活动。除每年积极响应相关部门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外,张贵玲又提出建立特困职工帮扶专项资金,该公司向全体职工发出“捐助10元钱,帮人渡难关”的倡议,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募捐,在全体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八年来,她本人一直资助贫困地区部分大学生上学,直到就业,并帮助引导他们创业。面对年初的新冠疫情,她第一时间组织企业为抗击疫情捐献10余万元价值的抗疫物资。
在张贵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已经成为公司全体职工的一种自觉行动,做对社会有用的企业已经成为该集团的核心企业文化。
千锤百炼
致力建筑科技质量发展
她,从建筑工地起步,穿山跨河间,躬耕不辍。她怀揣着像对待作品一样对待工程的信念,以技术创新为己任,以质量优良为目标,指导一项项优质工程奉献给社会。她就是中建路桥集团省级技术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河北省科技技术奖获得者、河北省建筑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河北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赵月平。一路走来,她曾被评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荣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技术中心优秀个人”“中国公路学会百名优秀工程师”等称号。
用心做事,锐意进取
她,作为建筑工地上为数不多的女性,多年在工地艰苦环境中摸爬滚打的经历,让她收获了无尽的技术和经验,也造就了她精益求精潜心钻研的精神,使她将严谨认真的科研思维和精心雕琢的质量意识融入到技术管理工作中。正是因为基层的历练,使她认为在工作中“完美”比“完成”更重要,正是因为她凡事追求完美的态度以及公司和同仁的支持,她主持的科研项目《沥青路面雾封层应用研究》获河北省交通运输厅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骨架密实水泥稳定碎石振动搅拌成套技术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公路工程施工预算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研发》获河北省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
咬定目标,矢志向前
她,坚持自强不息埋头干,坚信成就是奋斗出来的,不是轻轻松松能实现的,真正沉下心来,扑下身子,一件一件抓落实,确保干一件成一件。从工地质检、技术、管理到负责集团实验室获批CMA,又带领团队从解决工地技术难题入手进行技术创新,获得多项科技成果、专利,荣获省级优秀技术中心称号;通过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单位荣获“省政府质量奖”;近年主抓质量创优,坚持“前期策划、过程管理、后期跟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质量管理无死角,实现集团“建一项工程,立一座丰碑”要求。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敢于知难而进,矢志向前。她表示:作为科技工作者,只有不断地思考和创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需要,让企业在技术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寓教于行,合力攻坚
她,自身不断追求进步的同时,更注重影响培养团队里新的成员,希望那些工作中的“懵懂少年”能早日成为技术大咖,不遗余力传授技术经验,分享技术探索机会,以期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在河北省优工程复查期间,以担当诠释初心、以实干践行使命,积极宣贯省优宗旨,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将先进的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交流学习,取长补短,解决企业创优工作难题,以期增强施工企业质量意识,提升建筑行业质量水平。
在她看来,无论是科技工作者还是质量管理者,男女性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格局和胸怀。她要求自己,在技术质量工作上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钻得更深,这样工作也会变得因你而更加精彩。
英姿飒爽
巾帼不让须眉功
在河北建筑行业有这样一位优秀建设女将,利落的短发、爽朗的嗓音,不仅是飒爽英姿形象,还有身上那份经在建筑施工行业近二十年历练后沉淀的笃定、从容气质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就是河北金品建筑工程集团总工程师王玉格。凭借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敢于问鼎、誓争一流”的巾帼不让须眉功拼搏精神,被业内同仁熟知、称赞。她就是河北金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河北省建筑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王玉格。
抓安全生产“狠” 施工组织管理“严”
作为公司总工程师,王玉格把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视为工作之重,狠抓安全生产落实。她组建强有力的安全保证体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狠抓安全思想教育,逢会必讲,班组班前必讲,坚持经常化、制度化,常抓不懈,做到警钟常鸣。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整改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使安全检查真正起到查违章、除隐患、堵漏洞的作用。担任总工程师以来,创建多项省、市级文明工地。
在工程管理方面,她以创优质工程为己任,“严”字当头抓质量,严把工程质量关,针对每一个工程项目,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实现标准化管理;采用召开现场会、组织观摩会、业务学习会等形式,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王玉格担任总工程师以来,创建省安济杯工程20项,国家优质工程1项;因创国优中贡献突出,被授予“2016-2017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实战施工一线“干” 科技创新攻关“钻”
近几年,王玉格先后担任了东光天昱综合楼等多个工程的项目经理。她组建精干的管理人员和过硬的施工队伍,经常穿着工装来往在施工现场,从钢筋绑扎、整体吊装、混凝土振捣、养护到拆模把控每一个分项、分部质量,靠着肯学肯钻、精益求精的劲头和实干精神创出了不俗业绩,多项工程被评为省优工程。建设中的安徽舒城县特殊教育学校迁建项目,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现场指导,两次作为现场召开观摩会。
为增强技术含量进行科技创新,王玉格把QC小组活动纳入了项目管理工作计划,努力钻研,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的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进行经常化,制度化地开展活动。认真组织QC成果的编制、关键技术查新、科技成果评价、工法的申报等工作。近几年来,获得河北省级工法六项、省科技进步奖五项、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三项。
(滕凌)